-
日期: 2024-09-23 | 來源: 關胖本胖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販賣情緒的流量算法
“騎手敘事”已經成為了互聯網輿論的常駐熱點,“流量不夠,騎手來湊”已經到了怪異荒誕的程度。編造騎手“苦情敘事”,特別符合國人聽祥林嫂哭訴的重口味,
今年4月份,江蘇省泰州警方破獲壹起冒充外賣騎手虛假擺拍引流案件。作案者沒有跑過壹天外賣,卻天天曬“外賣員真實工資收入”,千篇壹律的六柒拾和各種奇葩扣款。作案者賺到了流量和打賞,卻給當地外賣平台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無獨有偶,近日壹名外賣小哥自拍在大雨中崩潰大哭的視頻引發公眾關注。視頻畫面字幕中寫著“叁單全白跑,還摔了兩跤”“外賣小哥大雨中連接3個訂單,第壹單顧客說沒做好防護,雨水打濕了,雖然那只是壹箱礦泉水。第贰單地址不詳……第叁單騎車摔倒……等紅綠燈時情緒瞬間‘繃不住’在路邊崩潰大哭”。
雖然有壹些評論看出了貓膩,指出了“哪有那麼巧,肯定有劇本”,但是更多的還是出於同情的點贊轉發。結果,該短視頻播放量超過千萬,登上社交媒體熱搜。然而,這也是壹條擺拍的假視頻。經公安機構查證,拍攝該視頻的張某擺拍造假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帶貨變現。最終張某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處罰。這是真要“崩潰大哭”了,但不是騎手的苦情,而是騙子的報應。
這類爆款視頻還有很多,短視頻行業“小劇本”的想象力都用在了“騎手賣慘”上。諸如“女騎手深夜被盜車後大哭”的鬧劇,以壹窩騙子被警方處理告終。“#211畢業男子被裁員後瞞著妻子送外賣#”上熱搜,其實是盜用身份的炒作。
“騎手賣慘”的苦情敘事,已經成為公開的、成規模的灰色流量生意。
劇本被批量制造,在網店裡公開售賣,業績不俗。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外賣小哥被投訴”“叫外賣不讓打電話”“送外賣電梯壞了”……在相關網店裡,38元就可買到兩萬多個短視頻劇本,這些與外賣騎手相關的劇本也在其中。網店上還服務周到地提供外賣工裝,號稱“保真”。
顯然,擺拍的“苦情”不是同情,批量制造的“賣慘”劇本不是真慘而是“賣”。被這些流量生意傷害最深的,正是外賣騎手群體。
自食其力、靠勞動吃飯的正當職業被刻意地貼上了“底層標簽”後,就成了社會情緒宣泄的獵奇狂歡。聞者無意,說者有心。圍觀外賣騎手、編造騎手敘事,已經成了壹種病態的輿論病。這是利用大眾同情底層的樸素感情,炮制了壹場對普通勞動者的集體羞辱。有外賣小哥在視頻中抱怨道“我跑外賣賺的又不比村裡的少,怎麼就成了弱勢群體,害我娶不上老婆”。
這個老實孩子不可能理解,中國社會高舉“勞工神聖”的旗幟,卻是用來包根深蒂固的體力勞動歧視。哪怕月入7000-12000的中位收入水平,高於唱唱跳跳擦擦邊的小主播,也高於寫字樓裡的小白領,卻洗不掉身上的“底層標簽”。壹個靠勞動賺錢的體面職業,被流量炒作成了灰頭土臉的“失敗者”、“弱者”。苦情和賣慘不是同情和關心,而是侮辱和損害。
這些“假騎手”的小劇本大行其道,是流量算法的最優解。騎手被剝削的底層受害者和平台企業加害者的身份標簽,完美符合國人的經濟想象。因此,刻意制造騎手的“苦情敘事”,已經從短視頻的“草根領域”向學者專家的專業領域蔓延,制造了“算法剝削”“逆向改進算法”之類的“金句”。專業性擋不住流量算法的誘惑,守不住理性的底線,屠龍勇士變成了惡龍。
上下呼應之下,騎手成了“完美受害者”,平台企業也就成了黃世仁、周扒皮的平替。編好了故事,分配好了角色分配,生意就更好做了。制造話題、挑動矛盾、販賣情緒,的確是完美的流量生意。-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