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9-24 | 来源: 36氪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自从“浓人淡人”继“i人e人”成为互联网热门人群标签之后,你会发现,自称“淡人”的总是比“浓人”多,自称“i人”的也总是比“e人”广。年轻人的社交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淡淡的”了?淡人普遍兴趣淡淡、目标淡淡、社交也淡淡,宛如头顶橘子的水豚,半睁眼睛,外表没有一丝波澜。
成为淡人,学习水豚,反映的正是当下年轻人在快节奏和碎片化生活中的一种“自我保护”,正在经历社交倦怠和交友压力的他们,从身体到心理都有挥之不去的疲惫感,似乎“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根据lululemon 9月24日刚刚发布的《2024年幸福感报告》显示,被贴上“拒绝内耗”标签的Z世代,有41% 的人正在经历倦态状态,而其他代际的这一比例则为33%。
在报告中,“倦怠感”被定义为身心及社交状态因长期处于过度压力之下,而出现的疲惫的精神状态。当年轻人感到不知所措、 情感枯竭、不堪重负时,可能已处于“倦怠”中 ,成就感和目标感也随之降低。
自2021年起,lululemon连续四年发布《全球幸福感报告》,鼓励大家重视身体、心理、社交三个维度的好状态,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到身体的自由、内心的平衡、以及与他人的联结。
今年相比于去年,虽然年轻人幸福指数有所提高,但从身体、心理、社交三个维度展开来看,Z世代群体的幸福感指数在每一项都低于其他代际。
中国大陆地区幸福指数(按代际分类)
电子蝴蝶也飞不动了一件显而易见的事:身边的年轻人们越来越多选择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以往生动文案和精致照片构成的置顶也逐渐消失了。点开头像,仅有一句简短的、读不出情绪的个性签名,再也找不出其他痕迹。
正在上大三的小觉取消置顶朋友圈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近几个月里也都设置了仅三天可见。她坦言,曾经很努力地去经营自己的朋友圈,每次发送之前都要在草稿箱里不断调整图片顺序,文案不能太长太难懂也不能过于简单。
图源:小觉的朋友圈
“朋友圈就是一个小小的个人展,配文案就是在写心情,图片排版就是给生活策展。这个个人展览精致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别人,尤其是新加朋友对你的印象。”在小觉看来,认真布置朋友圈就是在赢得电子朋友们的好感。
编辑很久的朋友圈收获了数十个赞的时候,小觉会感到很开心,赞数越多似乎象征着朋友们更认可和喜爱。但是这也让小觉感到很辛苦:“有时候出去玩比较累,没空p图,甚至也没有拍到好看的图片,就发不了朋友圈,最近的生活就没法跟别人分享。而且,有时候发泄的吐槽文居然比旅游九宫格收到更多的赞,越经营越不懂大家喜欢看什么。”-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