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9-25 | 来源: 搜狐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买房卖房 | 字体: 小 中 大
冯建林:个人认为基本符合预期。未来的下降空间取决于LPR的变动。如果LPR还会下调,就是可以再降。
从促消费的角度来说,按照当前居民的消费倾向,收入中60%用于消费,那么1500亿元的家庭利息支出降低将增加将近1000亿元的消费,对于改善居民的收入,促进消费,改善预期都有很大的这种作用。我还是认为这个政策是非常及时的,算是民有所呼,国有所应。
谢逸枫:应该是低于市场预期的。市场预期大概在73个BP左右,或者是80BP、82BP。50基点不到上一轮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幅度的一半。此外目前还不知道覆盖面有多大,所以对老百姓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还是个问号。仅按年减少1500亿元利息支出这一数值计算,大概能覆盖到40%-60%的存量房贷。但从二套房贷首付下调比例来看,这次调整应该是首套、二套都包括。
另外最后落实到几个基点,还要看银行的利息差能调整多少,存款利率能不能对称的下调,是最重要的一点。
目前新房和存量首套房的利差在0.9到1.3个百分点,新房和存量二套房利差是1.90到2.33个百分点。利差就非常大,大就意味着未来的下降空间还是有的。
“政策底”未至,目前是有史以来第三个买房好时机
搜狐财经:每次楼市一出新政,大家就讨论,政策底/市场底到了吗?很可以理解,没有人想站在山腰上。那您觉得,这个“底”到了吗?
谢逸枫:有趋于见底的迹象但还没有真正见底。“政策底”要能够托住全国全地产市场不再下滑,但现在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库存指标等等各类房地产数据还在跌,说明政策底还是没到。同时“政策底”还要能让各方预期逆转,目前没有一个政策能让各方预期都逆转的。
政策若想见底,还需要再发行特别国债,落地收储政策、房企化债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并取消房地产交易税、优化普宅标准。预期未来的房地产政策应该还会更加宽松。
冯建林:政策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未来如果北京、上海等标杆城市的购房限制政策完全放开,这有可能是房地产政策是接近见底的一个信号。
未来的需求很大一部分是改善性需求,加上鼓励生育的大环境,“7090”政策(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总面积中,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70%以上)还有144平方米的普宅标准将来很多地方都会松动。
搜狐财经:近两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现在能不能买房”。此刻是买房的好时机吗?
谢逸枫:如果你有迫切的需求需要买房。第一种情形就是你要准备结婚了,要买房子,这个是必须要去买的;第二种,生了二胎三胎的家庭,这种赶紧去买房;第三种,刚好能够凑齐首付的话,也要加快去买;第四种,公务员、人才或是有编制的,赶紧去买房。是这些情形的话,现在首付低、利息低、税低,去买房我觉得是比较好的时机。
现在房地产政策越来越宽松了、市场往利好方向发展了;全国房价平均九千多块钱,比2023年房价还更低,目前的房价再往下怎么降是不可能的;而且开发商目前供应量大,性价比楼盘就多。你这个时候就买房子,就是捡到宝了。
目前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三次的最好买房时机。第一次2008年,第二次是2014、2015年。今年虽然没有碰到往次的“四万亿”,但今年有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和降准,我相信后面肯定还会有大招出来的。如果后面的大招不出来,房地产市场是不会见底的。之后房地产会进入真正的上行周期。
最好的买房时机就是今年或者明年,因为到2026、2027年,中国的经济形势肯定是不像今年这样的。过几年,房价转向了你再去买,那可能又是买高价房子了。
冯建林:你确实有需求,你再买。不要着急,不是说房子卖完了就没有了,市场上反正是有的。千万要记住这句话,房子是有的,不要听销售说房子马上就没了。
至于一些投资的需求,可能有一些人想去抄底投资?我想说的是,风险非常大,亏钱的概率是大于挣钱的概率的。
房子永远不可能白菜价,10月份可能会是楼市拐点
搜狐财经:正逢金九银十,二套房首付比例的下降叠加愈发高涨的改善型需求,会不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短期提振?
谢逸枫:应该讲二套房贷首付15%的话,全国城市可以释放出40%的改善性需求,一线城市可以释放55%的改善性需求。前提条件是能够全国统一执行这个政策-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