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9-25 | 来源: 罗翔说刑法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也许,梁启超健全的爱国论至今仍未过时。
年轻时,梁启超曾主张改造国民性才是立国之本,所以创办《新民从报》,在《新民说》一文中,他尖锐的批评让我无地自容,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曰奴性,二曰愚昧,三曰为我,四曰好伪,五曰怯懦,六曰无动。又好“徒责人,而不知自责,徒望人而不知自勉。”
梁启超曾认为相比于“独善其身”的私德,“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更为重要,因为人之形成“社会”得以构成“国家”,是因为有公德。但是到了中年,梁启超发现普及“公德”不太现实,所以开始改变立场,主张培养“私德”,《新民丛报》也随之停刊。改变自己,培养私德,爱人如己,更为迫切。
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遗憾的是,我们已经无力区分历史的真假,只能守素安常,等待历史神秘莫测的答案。
作者简介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出版书籍《圆圈正义》《刑法学总论》《刑法学讲义》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