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9-25 | 来源: 无边莫莫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75、一个人能观察和自我反思,是因为内化了一面镜子,是最初能向他提供善意或至少中立观察的人。76、道德游戏:你以为自己追求的是关系维度上的爱恨与道德,但其实你玩的还是权力游戏,给自己积攒道德资本,以试图拥有更大的权力。
道德陷阱无法带来真正的道德,无法滋养彼此,还会导致一个恶果——让自己主动变得虚弱。77、当一份感情关系建立时,你体验到的主要是兴奋和刺激,那满足的是你的自恋;如果你的体验主要是幸福,那满足的是你对情感的渴求。
失去一段亲密关系时,你体验到的是羞耻,是面子受损,怕别人议论,那也是自恋维度的东西;体验到的是深深的悲伤,那就是关系维度的东西。
78、亲子之间,讲的是爱与平等,就是情感;情调“顺”,孩子必须听父母的话,帮他们完成心愿,这是自恋的逻辑。
79、一个人没有成长好,抽象意义上的自我没有形成,就会特别维护自己的自恋,排斥“我不行”“我不好”。进而把这种信息射到别人身上,变成“你不行”“你不好”。80、情怀:脱离了原始的自恋自私,然而事实上情怀是心智还停留在自恋维度上的产物,是追求“高大上”,并以此去抢占关系中的制高点。
81、好的关系或者说好的感情,是救赎。当你真正体验到关系层面的情感时,会深深地感知到人和人是平等的,进入深度关系中的我、你和他是平等的。
关系是大地,当一个人活在深切的情感中,那就意味着这个人不会太担心从高峰跌落,因为即使跌落,他也会感知到下面有一个宽广、厚实、可靠的大地在承接着自己。
这个维度不能解决的问题,你必须升维,更高一个维度的东西才是答案。
82、当一个人有了道德资本,对于在乎他的人就构成一种巨大的压力,面对这样一个人,别人容易产生内疚感,欠了他似的。对于不够在乎他的人,反而起到反效果,让他们更不愿意靠近他。
83、真正的关系是两个人都存在着,在真实地互动。而道德游戏,是一个人消失了,以此去衬托、满足另一个人的自恋,而那个人还是会感到孤独。
84、自虐、苦情戏:明明可以活得更好,但不幸,这证明不了你的诚意,你必须亲手毁掉你的好生活,让自己活得苦不堪言,还要说你甘愿如此,乐在其中。
自己追求苦情戏是自虐,给别人制造苦情戏陷阱,是施虐。与自虐和受虐对应的,是爱,是用心。
85、人类最本质的需要是被看见。
86、没有人能守住一个秘密,倾诉是人类的一个根本特质,越想倾诉,就越渴望倾听自己倾诉的人保守秘密。任何人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后,都会渴望别人知道是自己干的。蒙面杀手一定会有摘下面具给敌人看的冲动。
87、一切都是关系,关系就是一切。我们需要借助关系来活出自己。那些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人,也需要通过和我们的关系来活出自己。你在,所以我在。
88、攻击性即生命力,在关系中“作”,生命力可以流动起来,这样的关系才是真实的。攻击力能够自然流畅时,智商也会被拔高,会极具说服力。89、孤独寂寞是有害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人更快乐和健康,而最关键的是那些最重要的关系,特别是伴侣关系,它的质量决定了幸福感、健康乃至记忆力。
90、亲子关系不如伴侣关系。因为伴侣关系是一生的,也是平等的。91、如果你能构建滋养性的关系,自然而然就会远离损耗性的关系。
92、一个彻底不允许孩子伸展意志的家庭,哪怕是用哪个杯子喝水都要听从父母,孩子感到自己的意志生存空间非常短,父母要求孩子事事按自己的意愿做事,孩子的意志就一次次被杀死,父母借助控制孩子,让他们自己的意志越界活了一次又一次。
93、原初的母婴关系犹如命运的雏形。94、人生的一个定律:必须保持一定量的社会关系,必须投身热爱的事,不仅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就,更是在修炼自己的动力,生命力,准确来讲是攻击性。
95、你可以问问自己,你内在的田野,通常别人是如何进入的,他们会在那里留下什么;别人的田野,你是否能比较自如地进入。每个人都有一片肥沃的内在田野,它经由觉知可以有近乎无限的潜力。
96、一个人之所以能热情满满地去探索世界,是因为心中有了一个内化了的安全岛。
97、心灵空间的拓展:一个人对感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98、儿童的依恋模式: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紊乱型。99、安全型依恋:一看到妈妈,就会放下手中的事开心地跑过去,扑到妈妈怀里,毫无顾虑,热情地抱住妈妈。形成原因:自己的行动能延伸到对方那里;愿意在对方面前放下自恋(愿意处于自恋低位);因为信任对方是爱自己的,而不是因为被征服。100、依恋是,我主动、自愿地依靠“你”,信赖“你”。-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