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9-26 | 來源: TK觀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范冰冰 | 字體: 小 中 大
01
范爺出海,劇情回顧
還記得兩個月前,最火的新聞是什麼,6月份,范冰冰高調宣布旗下的彩妝品牌入駐TikTok海外電商了,范冰冰還專門錄制了視頻,並稱Fan Beauty Diary正式入駐TikTok,我們將會在這裡分享壹切和美有關的事物。
不得不說,國際范還是有壹定的影響力的,視頻壹經發布就引起了熱議,並且獲得了超過5000+的點贊,收獲了上萬個粉絲。
然而,作為壹個國內知名公眾人物,這個數據表現並不算特別突出,或許是和大部分達人“先攢粉絲再帶貨”的初衷類似,Fan Beauty Diary並沒有著急開通“電商權限”進行帶貨,而是繼續選擇發布和范冰冰有關的壹些視頻,以此來希望積累壹些TikTok粉絲。於是在6月1日發布了第壹條視頻後,7月9日該賬號又發布了第贰條視頻,主題為“范冰冰的巴黎秀”,從第贰條視頻開始,數據就明顯下滑,後面又保持了壹定頻率的更新。然而當初出海的宣言喊得有多響,現在臉就有多紅。讓人驚掉下巴的是,Fan Beauty Diary(以下簡稱FB)在TikTok最新發布的視頻的播放量僅有226個,且近壹個月發布的視頻中,視頻播放量同樣贰百多個的視頻有多條,這樣的短視頻表現數據,和賬號的粉絲量(5.6萬)是完全不匹配的。
02
賬號沒做起來,問題出在哪
1、最大的問題,定位模糊!FB賬號的定位是產品種草?還是明星日常?還是達人帶貨?目前來看是相對模糊的,這個賬號大概也是FB找了個海外電商操盤手在負責,在現在的情況來看,5.6萬個粉絲大部分應該也是被范爺第壹條出圈的視頻吸粉過來的,對於做TikTok普通帶貨的達人來說,萬粉以上的賬號已經具備了帶貨的先期條件,然而對於明星的定位來看,似乎沒有個“幾拾萬粉絲”都拿不出手,因此FB賬號現在“粉絲量和達人咖位不匹配”、“不忙著急帶貨”,“先做內容吸粉”,恐怕也是操盤團隊的考慮。
2、TikTok和抖音不壹樣!說到這裡,又不得不提壹下,TikTok和國內抖音還是有較大的區別的,現階段抖音電商依然還是“人帶貨”的大邏輯,同樣的產品,粉絲量多的有相對更好的機制,當然也能帶出更多的銷售額,然而TikTok現階段大部分情況下還是“貨帶人”的邏輯,不論是網紅還是明星達人,產品好才是首要的。我們看國內的知名MCN機構,如遙望、叁只羊、交個朋友、願景等公司,按理說,他們的強項都是“篩選和孵化達人”的能力,並為達人匹配對應的優質供應鏈資源進行電商銷售,然而這些機構在出海做TikTok,似乎像商量好了壹樣,都在做“貨的生意”而非“人的生意”。叁只羊在新加坡的達人SaSa是素人,越南之前知名的TikTok直播網紅“雅瑩”之前也是素人,像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
3、不符合爆款短視頻的基本邏輯!我們回到視頻的表現數據本身來,從第贰條視頻我們來分析,該視頻的時長大約有12分鍾,對於TikTok平台來說明顯“過長”,TikTok不是Youtube,尤其是在該賬號還沒有積累足夠的“精准海外粉絲”的情況下,完播率肯定會不高,就會導致視頻很難進行贰次推流和破圈,且第贰條視頻,就是明顯的“肆不像產品”,明星聊天、日常分享、產品種草,似乎想要包羅萬象,但結果就不盡如人意了。。
4、原生感和趣味性差!不得不說,如果明星會說壹口流利的外語,做出海市場壹定是加分的,然而並不是很清晰的視頻(看起來是拍好素材後多次傳輸導致清晰度降低),並沒有使用海外語言,拍攝場景也不是特別的“講究”,且視頻的後期剪輯、語言處理、場景、互動等諸多的問題,也暴露了該短視頻運營團隊的不足,所以我們在近期的作品中幾乎看不到范冰冰出鏡了,單純就是“任務式”地在發布作品,好像有壹些“破罐破摔”的味道,這又是減分項,用戶來刷TikTok不是來看廣告的,無趣的產品廣告片早就在國內市場證明了落伍了,更不要說在電商人群占比還很小的TikTok。03在TikTok的銷售額,多少了那我們回到Fan Beauty品牌在TikTok的銷售額,看看賣了多少呢?由於Fan Beauty Diary我們在第叁方數據平台暫未搜到其店鋪,但是我們搜索到,Fan Beauty Secret(經查詢也是Fan的自有品牌),在TikTok印尼站點,是有銷量記錄的。我們直接看下結果:
根據TikTok第叁方數據平台顯示,FanBeautySecret的累計銷售額是9.4萬刀,不到70萬人民幣(专题)。這個數據,還趕不上國內壹個普通達人壹場直播的銷售額,范的自有品牌,折騰了這麼久,這個數據有點拿不出手,我們仔細了解了其銷售構成後發現,96%竟然來自商品卡,並非常規下的大部分由達人出單,這也拾分耐人尋味。
04
明星和網紅,都帶不動品牌?
傳統的通過明星網紅代言、高鐵公交樓宇廣告宣傳、知名媒體報道來給“產品加溢價”的“標准化品牌打法”,早就行不通了,尤其在當下,能夠給品牌加溢價的,幾乎只有叁條路,創始人IP、多元場景化、私域。同樣,最近還比較火的話題,張大奕關掉了經營了拾年的淘寶店,那個店鋪名字不好記,我前幾天還看過這個新聞,這會兒又上網上查了查,叫“吾歡喜”。是壹家做女裝的店鋪,具體的關店原因沒有公開,我們猜測和女裝的高退貨率、市場競爭、開款上新成本高、庫存壓力、以及品牌認可度等都存在關系。
明星、網紅,如果不能將個人的IP資產,轉化為真正的“品牌資產”,就是壹個很危險的信號。只是用個人的流量來給“自有品牌”做曝光和轉化率的加持,那麼當個人IP,因為周期性、輿論環境、其他不可控因素等受到影響後,“自有品牌”的價值會立即縮水。說壹個正面的案例,美妝行業的“毛戈平”品牌。創立於2000年的品牌,至今已經穩健發展了贰拾多年,且線上和線下都進行了較為早期的布局。
與重倉電商渠道的其他國產美妝不同,毛戈平從線下渠道起家,在建立起了護城河優勢後,踐行“雙輪驅動”策略,同時布局線上線下。23年,線上線下渠道的營收占比分別為57.6%、42.4%(懂財帝)可以說從壹開始毛戈平品牌定位中高端,建立了線下357個自營專櫃,擁有300多萬個線下會員,且超過30%的復購率,持續投資於產品研發和創新,每壹步都走的很“實”,這就是壹個品牌的“標准化做法”,“毛戈平”是真正的在做產品,做品牌,而不僅僅是用自己的“知名度”給產品加溢價。2023年,?毛戈平品牌的銷售額為28.86億元,淨利潤為6.63億元,從2021年的15.77億到2022年的18.29億,再到2023年的28.86億,2021年至2023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5.3%,趕超壹眾中國美妝品牌。此時的毛戈平品牌,已經“去IP化”,說極端點,就算毛戈平不在了,毛戈平的品牌還能經營很多年,因為品牌的血肉已經長起來了,從產品到渠道,全鏈路已經形成結構化。假設各自問壹個關於“自家產品”關於原材料和工藝的相關問題,毛戈平、范冰冰、張大奕,我相信毛戈平會是最專業的那個人。
05
要不,重新選個路明星出海,就別和品牌、商家搶飯碗啦,換個路徑或許挺好,比如繼續做高質量的明星短視頻大片,只發明星的日常,也不要生硬地植入自家產品了,接類似雅詩蘭黛,歐萊雅等大品牌廣告的方式來盈利也很體面。
同時也別把視頻做得太“老套”,或許不用像國內“王柒葉”那樣素人網紅豁得出去,但是和這壹類型的海外博主合作還是可以的,如果要帶貨,就得拉下臉面,像賈乃亮,王祖藍那樣,帶貨就要有帶貨的樣子,或者就進入知名帶貨主播的直播間客串來變相帶貨,明星自己本人也得想清楚,才能在出海賽道吃到紅利,否則操盤團隊也無從下手。中國的品牌出海要本土化,明星溢價下的品牌,也不例外。
從產品到推廣方式,再到組織建設,學壹學美國“J姐”,自有品牌可不是靠壹些名人效應就做起來的,多個渠道,海量內容,整合營銷,都得做,壹些海外市場的用戶是有錢,但是至少在TikTok這個渠道,現階段來說電商的用戶占比不高,且被Temu等跨境平台聯合洗禮教育之下,大家都是來“占便宜”的,想要讓用戶為產品之外的“品牌溢價”買單,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