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9-30 | 来源: 发现新西兰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新西兰 | 字体: 小 中 大
一种“文化抵抗”:全球化推动了跨文化交流,但本土化也在发生。将国外地名修改为自己文化中的名字是一种“文化抵抗”,表明即便在全球化语境下,华人群体仍在通过语言和文化符号表现其本土文化的存在。例如澳洲的Box Hill社区,随着大量华人移民(专题)涌入,Box Hill逐渐被称为“小上海”或“小香港(专题)”,并且许多商店、餐馆、诊所等标识都采用中文。华人通过中文招牌、传统饮食以及文化活动,保持和延续着中国文化。
重建“想象共同体”:这个现象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想象中的共同体”建设,华人群体通过重新命名在陌生环境中构建一个象征性文化领土,将本国文化嵌入海外空间,以增强群体的共同体意识。例如在唐人街,在这个海外华人聚居区,华人通过中文商店招牌、路标、文化节日、传统建筑风格等方式,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虽然身处外国,但是住在这里的华人也会通过语言、文化符号和传统风俗维系着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想要传播自己的文化情有可原,但是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如果给他人造成困扰和麻烦,就适得其反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