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3 | 来源: 联合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担任副总统期间,贺锦丽虽然一共出访17次、到过21个不同的国家,但这些行程基本上都是由拜登的团队主导和规划,拜登团队也会审核贺锦丽针对外交事务的发言内容。拜登会让贺锦丽代表出席重要国际会议,例如:慕尼黑安全会议、APEC、ASEAN峰会和2023 COP,比较有可能是为了分担年迈拜登出访的负担。
因此,若要了解贺锦丽的外交、安全政策立场,可能要从她过往受到哪些幕僚影响来衡量。贺锦丽参议员时代的国安顾问索菲尔(Halie Soifer),以及后来的副总统国安顾问戈登、麦克尔道尼等人,都是支持多边主义、重视传统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议、作风务实的国安幕僚。
这些人的外交政策立场基本上和现任的拜登政府一致,例如在乌俄战争上坚定支持北约和乌克兰对抗俄国,而对中政策上会在部分领域和中国对抗、部分领域寻求合作,并强化与印太地区盟邦关系吓阻中国。
不过在对台政策上,贺锦丽过去仅表示将继续支持台湾自我防卫,认为这符合美方长期政策,并未有太多着墨,因此未来贺锦丽是会维持拜登的“战略清晰”,又或是回到过去美国对台“战略模糊”的政策,仍待观察。
▌台海局势短期紧张但不失控
那么,在台海局势上,假若贺锦丽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会产生什么影响?就中国角度来看,贺锦丽接手拜登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意外,相对拜登和川普,中方不确定贺锦丽担任总统后会如何使用权力,因此2025年预期将会是美、中重新建立互信关系的一年,上半年可能就会有双方的国安、外交高层互访,并在气候变迁领域达成某些协定,为贺锦丽和习近平年底碰面铺路。
不过有鉴于美、中双方关系目前仍紧张,双方领袖可能不会造访彼此国家,年底的G20南非会议,或是在韩国举行的APEC会议是比较可能的地点和时机。2025年间,中国也可以借小规模灰带行动(指在灰色地带采取的冲突行动,例如认知战、资讯战及机舰侵扰等)来测试贺锦丽在台海或是南海议题上的反应和底线,台海局势紧张但不失控。
此前美军印太司令部曾公开指出,中国将在2027年做好攻台准备,因此可以预测,到了2026-2027,为了因应2027年更加紧绷危险的台海局势,美国将快速强化与印太地区盟友和台湾的军事关系,并持续更新对中科技封锁、降低关键产业对中依赖。这也是美国既有政策的延续,近年台湾的国际空间虽然受到中国打压,但在美国支持、民主号召下,台湾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获得实质进展。
2027年10月中共将举行二十一大,习近平可望顺利进入第四任期,此时将会是台海军事冲突的高危险期,特别是为了影响台湾2028年1月的总统大选,中国可能会实施环台封锁军演,藉兵凶战危气氛协助鼓吹两岸和平的候选人胜选。此时美国政府是否该介入、避免台湾再度落入中国影响范围,将考验贺锦丽团队的政治判断和外交手段。-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