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3 | 來源: VOA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不過,分析認為,俄羅斯和中國盡管在台面上與伊朗關系友好,但不會直接卷入中東沖突。
華盛頓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的尚策說:“很難知道大國競爭是否會進入這場特殊的沖突。以色列與俄羅斯、與中國都分別有聯系。它與北京有著重要的經濟聯系。以色列居住著約100萬俄羅斯人,普京將自己視為他們的父親形象;俄羅斯(軍隊)部署到敘利亞期間,他(普京)也與以色列國防軍保持著專業關系。”
以色列打擊恐怖組織領導人的做法持續遭到北京譴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0月2日對“黎以、伊以局勢升級”作出官方回應說,“對中東局勢動蕩深感憂慮,反對侵犯黎巴嫩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反對激化矛盾擴大沖突”。
聲明完全沒有對以色列發動導彈襲擊的伊朗作出譴責。而在9月27日以色列空襲炸死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後,中國政府表示“反對侵犯黎巴嫩主權和安全的行為,反對和譴責壹切傷及無辜平民的行動”。
魏凱麗說,中國自去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以來就壹直抱著“反以色列”的態度,不僅會見哈馬斯領導人,更公開支持伊朗、購買伊朗石油。
不過,魏凱麗同時指出,中國政府的反以立場的本質是北京在國際事務上與美國抗衡的偏好導致的。“它(中國)對以色列的立場與其說針對的是以、巴問題上,不如說是為了站在與美國相反的壹邊。大國競爭對中國來說,比我們在這個(中東)地區的任何問題都重要得多。
“中國正非常積極地將自己定位為壹個大國,壹個正在崛起的超級大國,要表現起來與美國的大國形象截然不同。因此,通過反以色列,中國是在反擊美國。”她說。
魏凱麗還指出,北京今年7月在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在伊朗遭以色列空襲身亡後對以色列的譴責態度極為強硬,明確表示“堅決反對並譴責暗殺行為”,此次在納斯魯拉被炸死後,中國的批評語氣略有緩和。
她推測,這是因為以色列在打擊伊朗代理人行動中接連勝利產生的作用。
她說:“你可以問,為什麼中國現在要緩和語氣?我大膽猜測,以色列壹個接壹個的成功可能會導致以色列的整體成功。這意味著任何想在中東做生意的人,從事所有類型的生意,都需要與以色列建立良好的外交關系,所以這也許是中國的解讀。”-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