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4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以色列 | 字體: 小 中 大
從現有的衛星照片來看,內瓦蒂姆空軍基地多個建築物被導彈炸毀。
1988年2月27日,伊拉克在經過長期准備後,突然發動了對伊朗的“導彈襲城戰”。從2月27日到4月21日約兩個月的時間裡,伊拉克壹共向伊朗發射了189枚"侯賽因"導彈,而伊朗由於准備不足,只還擊了77枚導彈。根據戰後統計,伊拉克的189枚彈道導彈中,有135枚命中伊朗首都德黑蘭,其余則分別命中大布裡士、設拉子、伊斯法翰等其他伊朗大城市。不過這也僅造成炸死1000多名伊朗平民,另有約壹萬余人受傷。由此可見襲城戰中的彈道導彈其殺傷力甚至還不如傳統的榴彈炮。
但是由於彈道導彈射程遠,速度快,從而給平民帶來的心理震撼遠超過實際的破壞力。根據伊朗事後的統計稱,包括首都德黑蘭在內的6座伊朗最大城市中,壹共有超過1000萬人逃離城市,伊朗所有大城市幾乎全部癱瘓,工礦企業生產中斷,市政中的醫院、學校、商場等服務行業幾乎全部停業,甚至連首都大街上的清潔工也都紛紛出城避難。嚴重的心理恐慌對伊朗的戰爭經濟體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促使伊朗與伊拉克結束漫長的兩伊戰爭。
導彈集中突襲有多種作用
結合今年伊朗兩次大規模彈道導彈襲擊以色列軍事目標和近40年前的兩伊戰爭中的“導彈襲城戰”,依然有著眾多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地方。
第壹,集中足以打擊到對手高價值民用及軍事目標的彈道導彈,高強度、高密度地使用,使對手防空通道阻塞,無法攔截來襲導彈。這樣能有效威脅到在敵國縱深地區的高價值目標,嚴重削弱指揮通信、偵察監視及戰爭動員能力,從而達成戰略目的。
飽和式打擊仍然是提高突防概率的重要手段,圖為密集突防中的伊朗導彈。
第贰,彈道導彈最大的威力是心理威懾,見過導彈密集襲擊的人員非常容易對這種毫無預警的遠程武器心懷忌憚,並且會產生恐慌,最終有可能導致承平日久的民眾心理崩潰,戰爭的意志瓦解。
第叁, 應對來襲的彈道導彈成本巨大,以今年4月14日以色列的攔截消耗為例。以色列就花費了13.3億美元,其中有導彈武器的消耗,也有F-35戰斗機的出動費用。對以色列來說,幾個小時就燒掉這麼多錢,對其財政的沖擊不可謂不嚴重。而F-35機隊采購總費用不過30億美元。攔截行動的消耗,相當於壹半的F-35被擊毀了。假如伊朗再這樣打上幾次,以色列的財政不壹定能夠招架得住。
第肆,出敵不意永遠是作戰的精髓所在。目前外界推測伊朗的導彈庫中大約有3000-4000枚彈道導彈,推測其中有500-600枚是能夠打到以色列國土的中程彈道導彈,4月14日和此次的軍事行動已經消耗了近400枚,這兩次還只是針對以色列的軍事目標。壹旦以色列不斷升級此次沖突的軍事行動,那麼伊朗剩余導彈落入以色列的各大城市也不是沒有可能。而兩伊戰爭這場持續8年看不到盡頭的邊境戰爭,在200多枚導彈的互射中便戛然而止的歷史倒是有可能再次上演。-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