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4 | 來源: 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再次回到非洲的第壹周正是聖誕節假期,公司組織去國家公園看動物。(圖/受訪者供圖)
當他再次回到非洲,Victor形容“就跟回家似的”:“我在肯尼亞的幾個中國同事,大家都有完全不同的經歷。有從墨爾本理工大學畢業後來非洲創業失敗的,有在國內是做汽配的,有因為親戚介紹就過來非洲的,各式各樣經歷的人,最後聚在非洲做衛浴產品了。”
在非洲的第肆年,Victor的收入也從最初的9000元月薪,漲到了壹年下來能掙近叁拾萬元。公司配了保姆和司機,黑人保姆還能做正宗的中餐。最讓Victor最感慨的是,如今去非洲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了,他不再覺得自己是孤獨的異類:“2021年我從國內飛非洲時,飛機上只有壹半是中國人,壹半是黑人。2023年再次去非洲,幾乎整個機艙裡都是中國人。”前陣子,他發現坦桑尼亞機場的海關居然招了會說中文的海關官員,因為很多建築類企業的中國工人來到非洲不會說英語。
黑人保姆做的中餐。(圖/受訪者供圖)
Victor已經和肆年前極力反對他去非洲的父親和解了。在非洲生活、工作的壹個好處是,這裡的人情世故沒那麼多,不太會受到牽絆和束縛。
Victor最近招了兩個中國來的業務員,但他們只做了兩周就待不下去了。在Victor看來,很多年輕人來非洲和自己當年的情況相似,都是因為壹時沖動,想改變現狀,來了以後又接受不了這裡的環境。Victor不希望年輕人帶著“躺賺”或者獵奇的濾鏡來非洲,畢竟自己踩過的坑真不少,但他也認為很多事物只有經歷過才能對其祛魅。他建議打算來非洲發展的年輕人要做好功課,深思熟慮,少跟他壹樣踩坑。
人到中年,裸辭去非洲創業
與Victor大學剛畢業,年紀輕輕就闖蕩非洲不同,人到中年的媒體人張小丫,裸辭後才選擇去非洲創業。
張小丫是東北人,2010年畢業後,去家鄉的省級媒體工作了12年,2022年時她選擇裸辭來到深圳,在傳音公司做企業文化工作。
因為與非洲牢牢綁定,並創造了頗為另類的財富神話,傳音近些年壹直都很有話題性。傳音總部位於中國深圳,是國內較早關注非洲、南亞、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企業。張小丫入職後,也開始真正關心起這片遠在八千公裡外的大陸。
張小丫第壹次去非洲是2023年9月份,目的地是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盡管這裡是非洲最發達的城市之壹,但公共交通依然拾分落後,電力供應緊張,市區每周日都會停電。內羅畢的公交車讓張小丫想起國內20世紀90年代的大巴車:“有人會站在門口吆喝大家買票,感覺亂哄哄的。打車時,GPS定位系統很有可能定位不准確,明明給Uber司機的定位是在家門口,但是他跟著導航可能去到離家附近的路口。”-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