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4 | 來源: 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肯尼亞的超市,當地貨幣是肯先令。(圖/受訪者供圖)
至今,張小丫已經去了肆次非洲,在肯尼亞、坦桑尼亞、盧旺達幾個國家考察了壹圈,每次都會在那邊待上壹到兩個月。據她觀察,現在的非洲差不多相當於國內拾幾贰拾年前,比如城市裡密密麻麻的戶外廣告:“在當地人看來,能做這種戶外廣告證明商家有實力,可信度更強壹點,包括報紙、電視這壹類。人們對於互聯網和線上生活的認知還不夠,內容也沒有那麼豐富。”
經過反復的對比考察,張小丫在肯尼亞注冊了壹家MCN公司。她比較擅長做線上的媒體。去了非洲壹次後發現,海外版的短視頻社交媒體在肯尼亞的覆蓋率非常大。但是和國內白熱化的MCN機構競爭不同,那邊還沒有MCN公司。同時她還發現許多去非洲的中國企業也需要當地的廣告資源,“我可以把廣告資源先建立起來,服務於來非洲的中國企業。”
她之所以在非洲眾多國家中選擇肯尼亞,主要是因為硬件能支撐自己選擇的產業:“那是非洲網絡最好的國家,其他國家的網速實在是讓人擔憂。” 肯尼亞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非洲國家,在東非國家裡不算出色,但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裡還可以。它的首都內羅畢,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壹座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綜合考量下來,張小丫判斷這足以支撐她的夢想。
張小丫說,國內各行各業都卷,包括她所在的傳媒行業,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MCN模式的公司,在國內再怎麼努力都已經很難有壹個質的突破。但是在非洲,這是壹個剛剛開辟的市場:“競爭對手少,我認為這裡實現躍層的機會更大壹點。”
肯尼亞的批發市場。(圖/受訪者供圖)
和她抱有同樣想法的中國人開始出發了。短短兩年,張小丫明顯感受到去非洲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去哪都能看到同胞:“以前除了中國城以外的地方是看不到中國人的,哪怕在最熱鬧的批發市場。”
在肯尼亞,張小丫招聘了壹個本地員工,大學畢業後在內羅畢的電視台工作,當過制片人。張小丫給他開的月薪是1000美金,遠高於當地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即便如此,這份工資也比在當地聘請壹個中國人的平均工資要低。張小丫算了筆賬:“對公司而言,聘請中國員工的成本要遠遠高於聘請壹個本地人,光是辦理工作簽證就大約需要花掉5萬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