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4 | 來源: 文娛商業觀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國慶 | 字體: 小 中 大
能夠確定的是,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勢,《志願軍:存亡之戰》已經具備沖擊10億票房大關的市場勢能,成為今年國慶檔檔冠也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749局》正逐漸深陷“跌跌不休”的漩渦。
上映次日單日票房環比斷崖式下跌55.7%,回落至8000萬以下;第叁日跌幅依然接近50%,票房不足4000萬;到了今天,單日票房又被《熊貓計劃》反超,相對於《危機航線》的優勢也僅僅100萬出頭。
這也正是導致今年國慶檔單日票房連續出現“高台跳水”的主要原因。
消化不良的觀眾
誰都無法否認,無論電影供給的數量多麼龐大,市場始終都是大多數人在看小部分電影。
如何成為被大多數人選擇的“小部分”?壹半靠實力,壹半靠氣運。
主旋律電影與國慶檔有著天然的高適配度,也壹度被視為“票房靈藥”,尤其是在《戰狼2》之後,院線市場每年的票房總榜TOP10中總少不了這類題材的身影,其中於2021年上映的《長津湖》至今仍穩坐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的冠軍之位。
但硬幣的另壹面,隨著市場的熱情高漲,該類影片不僅出現了明顯的產能過剩,品質呈現也越發層次不齊。受此影響,觀眾在近兩年逐漸流露出了明顯的“致敬疲勞”。
最直接的作證是,《志願軍:存亡之戰》的前作雖在2023年拿下了兩大平台的國慶檔新片口碑第壹,但檔期內的最終累計票房卻不足5億,遭到了《堅如磐石》(豆瓣6.0分)和《前任4:英年早婚》(豆瓣5.5分)的雙重碾壓。
回到今年,《志願軍:存亡之戰》取得了比前作更亮眼的口碑成績,並再壹次在兩大平台(豆瓣7.3分、貓眼9.7)上呈現出領跑之姿。
但這只是助力其奪冠的壹半,另壹半是,觀眾在這個國慶檔找不到更好的選擇。
被寄予厚望的《749局》在正式上映第贰天就被罵上了熱搜,同時豆瓣開畫5.0分,後又掉至4.6分,引得不少觀眾辣評“國產科幻片的關門作,陸川壹人貢獻了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