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4 | 來源: 自由亞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房市 | 字體: 小 中 大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由於中國官方不提供空置房的統計數字,經濟學家們利用空置率、預售許可和其他數據來源進行的估算,估計中國的空置房有數千萬套。
報道稱,在多達9000萬套空置房中,有3100萬套是全部或部分建成但從未出售的。這些房產可以被拆除,但許多房產陷入與開發商破產相關的訴訟。在許多情況下,各城市和開發商希望能夠完成這些項目。
另有5000萬至6000萬套住房已被購買,但仍然空置。由於中國投資渠道有限,許多中國人傾向將多余的資金投到投機性房產中,這些房產通常位於房價較低的較小城市。
花旗投資研究(Citi Research)最近的壹項調查顯示,在中國的壹線和贰線城市中,約74%的家庭擁有壹套以上住房,近20%的家庭擁有叁套或更多住房。
這些住房可能更難處理,因為業主仍然期望住房升值。許多住房位於部分有人居住的樓房裡,無法拆除。
另外還有2,000萬套已售出的住房,由於房企現金流問題和市況不佳,這些住房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完工。業主仍然想收房,但開發商卻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完工。
肯定的是,隨著中國政府出台更多支持房地產的措施,壹些閒置房產將會被買下並入住,房價也可能再次上漲,鑒於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經濟活躍,加上外來人口不斷湧入,這些城市大概率會消化掉過剩的住房。
但在小城市,這個問題就困難得多,因為經濟前景往往較弱,人口也在減少。中國有近340個被劃分到叁、肆線和伍線城市中,人口規模從幾拾萬到幾百萬不等,其中許多城市的經濟都面臨困境。
哈佛大學(Harvard)經濟學教授羅格夫(Kenneth Rogoff)表示,這些小城市擁有中國60%以上的存量房。即使在人口減少的情況下,許多地方政府仍鼓勵開發商建造更多房屋,因為賣地和建房促進了經濟增長,也讓地方政府的錢包鼓了起來。
隨著中國經濟陷入低迷,如何處理過剩房產變得愈來愈緊迫。517新政規定,央行將為銀行提供人民幣3000萬元的低息貸款,供國有企業貸款,用於購買空置房並轉為保障性住房。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截至6月底,各家銀行僅總計使用了該額度的4%。專家表示,即便有低息貸款,企業也沒有動力將空置房轉為保障房,因為租金太低,無法從中盈利。
盡管中國政府近日加大支持房地產力度,然而,經濟學家表示,還需要更多措施才能讓中國經濟走出困境。
隨著中國人口在不斷減少,許多城市陷入困境,可能永遠沒有足夠的人能夠填滿這些房子。-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