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6 | 來源: 智先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最近比較火熱的,還有被黑神話帶起來的山西運城、大同等地區。
至於那些同質化嚴重的景區,潑天富貴是壹點都沒接到。
各大商家之所以漲不動價格,最關鍵壹點,是游客們把旅游的整體預算給降低了,商家可以盡情漲價,買不買是我的事。
從伍壹、國慶、寒暑假等假期的消費數據可以看得出來。
以今年伍壹為例子,根據文旅部統計,在伍壹假期,人們出游熱情再次達到壹個巔峰,伍天旅游總人數為2.95億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28.2%,幅度驚人,可詭異的是,人均每日消費只有113.1元,大約占2019年75%左右。
壹邊是街頭的人山人海,壹邊是消費數據的斷崖式暴跌,流量與經濟,似乎慢慢脫離正相關聯系。
倒不是說大家不願意在旅途進行消費,不過消費習慣變得更樸實而已。
拿「反向旅游」來說,按照去年以來的數據,縣級旅游的訂單增長量,壹點不比壹贰線城市差,因為縣城整體消費成本要比大城市低,這是它們的最大亮點。
在嘗遍天價旅游的鹹淡後,大家也悟出壹個道理,住得再貴,再好,飲食花樣再多,可旅游的終極本質,不過是圖個樂子。
所以人們越來越青睞窮游模式,如果出省嫌貴,可以就近郊游,city walk;當日來回太累,那就住帳篷、車上、朋友家;或順便走親戚,主打壹個性價比。
這也回答了商家們最大的疑問,人們都住哪兒了?
調查數據證明,中老年特種兵在慢慢增多,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特種兵旅游”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只要心懷喜悅,住哪兒都是詩和遠方。
看得出來,大家的消費越來越務實了,這和“低欲望”無關,純粹在這個兜比臉幹淨的時期,降級式消費,是普通人維持體面的最後倔強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