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6 | 來源: 歪腦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那麼翻牆出來的同溫層更是,很多人翻牆出來,以為這種新的輿論生活會讓自己的生活和中國產生不同,但蜜月期的新鮮感褪去後,卻容易發現自己在牆外做的事情,對中國的情況和自己的生活不會產生任何影響。更容易在巨大的期望下產生“文化失范”。這會導致個體產生壹種退縮和放棄,即抵制這個政治文化目標,同時也放棄社會認可的手段,對中國的正常化和民主化徹底絕望放棄,也拒絕通過任何牆外言行獲得承認。反而展現出完全無情、冷漠的嘲諷態度。這種態度在牆外已經蔚為大觀,稱為很多人即便翻牆也難覓“同溫層”的困惑。
這種通過不斷通過挑釁和傷害他人來證明自己活著的生之欲望,已經稱為簡中互聯網壹種像病毒壹樣擴散的頑疾,這只會加劇我們的政治致郁。
為大政治致郁時代做好准備
中國前幾拾年經濟上的瘋狂負債增長政策,對社會自由的瘋狂壓制政策,這兩項恐怕都很難實現“軟著陸”。我們現在正在crush的前夜,像我最開始引用的: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 我們不可能期待長期積累的瘋狂會在輕描淡寫中化解。社會失范恐怕只會越來越嚴重。經濟主軸線的逐漸崩解,與經濟管控的逐漸嚴格,對主流人群的體感將帶來徹底的轉變,中國社會與輿論恐將有強烈震蕩。
如果你認為過去幾年的互聯網已經足夠瘋狂,那你就意識到,那還是社會的主軸——經濟增長預期還被絕大多數人信任的情況。所以未來會如何呢?
面對這種結構性的困境,提出對絕大多數人都適用的解決方案是困難的,甚至不可能的。對現狀找到積極應對的方法,哪怕從小事做起,都會有好處。但尋找到有意義的“小事”不正是現代社會最大的困難嗎?我們能看到很多人走入儀式性的“政治治療”,從海外的聚集聚會、同溫層節目的規律性觀看收聽中獲得力量,這些都很有意義。
但我們需要的也許是壹種更新的想象力,不管是對上述壓迫機制和失范的更直接認識,還是我們可以基於互聯網建立更好聯結的可能,或是設想出應對這種失范的,參與者都可感的集體行動,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回應現狀。對大政治致郁時代的挑戰中,也許可以打開新的路徑。
(歪腦的專欄、評論和分析文章均屬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