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6 | 來源: 華爾街日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Robin Xing)表示,中國政府應該推出壹項更全面的救助計劃,包括收購中國30至50個壹、贰線城市的過剩存量房,並將之轉成保障房,不考慮利潤問題。估算成本:4,200億美元。
但這個計劃不涵蓋中國叁、肆、伍線城市的空置房屋。許多經濟學家表示,向這些城市的空置房投入更多資金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反正沒有足夠的人去居住。
許多住房將變成城市和投資者的長期負擔,他們背負著無法出售且已經貶值的資產,還不得不繼續持有。經濟學家表示,有些住房最終只會逐漸走向破敗。
“白菜價”
在東北沈陽郊區,有壹個名為“綠地國賓府”的爛尾樓項目,該項目凸顯了房產逐步破敗會是怎樣的情況。該項目於多年前停工,留下了100多棟仿歐洲豪宅風格的未完工別墅。
在最近的壹次走訪中,有人看到山羊在這個廢棄小區裡游蕩。曾經是售樓處樣板間所在的樓棟如今看起來就像壹座後世界末日時代的歌劇院,天花板上掛著壹盞破敗不堪的枝形吊燈。目前尚不清楚這個項目會被如何處置,該項目的開發商已經發生債務違約。
至少沈陽的人口還在增長。在靠近中俄邊境的寒冷城市鶴崗,人口已從2010年的109萬減少到94萬。
幾年前,當鶴崗的房地產市場還火爆時,房地產熱衷者曾在網上發帖,吹捧他們稱之為白菜價的房子。
據某線上找房網站,現在房價甚至更低,而且銷售已陷入停滯。2019年到2022年期間,鶴崗的待售房屋庫存增加了壹倍多。假設壹套普通住宅的面積約為111平米(這是中國2020年人口普查時得出的戶均居住面積),根據官方公布的住宅房地產銷售總面積數據,2022年鶴崗僅售出了534套住宅。
鶴崗市中心有壹套約60平米的公寓最近掛牌出售,售價不到9,300美元(約合人民幣65,000元)。
在鶴崗長大的兼職炒股人Zhou Yongzhi說,鶴崗市中心的大多數高層公寓樓在晚上都是漆黑壹片。他說,“鶴崗是我的家鄉,我希望看到它蓬勃發展。但在未來10到20年內,我看不到它有多大希望。”
鶴崗市政府沒有回復記者的置評請求。
哈佛大學教授羅格夫說,他認為中國壹些城市肆分之壹的住房會處於空置狀態。
他說,在這種地方維持法律秩序的難度很大,即使在中國可能也是如此。他說,他認為這在未來將是壹個重大的社會和治理問題。
復雜的問題
中國的房地產過剩是在長達數年的建設熱潮中形成的,這壹熱潮於2021年結束,當時中國政府出於對房地產泡沫的擔心,收緊了對建築商的信貸。很快,人們就發現開發商已經過度建房了。
自去年夏天以來,中國住宅銷售額大幅下降。目前,令西方國家樓市承壓的主要是通脹、房價上漲等因素,而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著開發商債務危機、新冠疫情封控影響等難題。隨著境外投資者和普通購房者都逐漸失去信心,多地政府下調了房貸利率,開發商也開始使用送車、送豬甚至提供工作機會等促銷手段刺激購買。此外,《華爾街日報》分析了房地產作為中國這個全球第贰大經濟體的支柱產業,其出現動蕩對全球經濟有何影響。封面圖片制作:Sharon Shi
很難確定這個問題到底有多嚴重。中國官方並不提供空置房的統計數字,因此經濟學家必須利用空置率、預售許可和其他數據來源來進行估算。他們估計空置房的數量有數千萬套,其中包括多種空置房,每種空置房都有自己的問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