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6 | 來源: BBC中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鍾志東分析稱,回顧歷史,美國透過軍援計劃影響台灣的防衛戰略,實際上從蔣介石時代便有跡可循。彼時美國的軍援戰略是遏止蔣政府“反攻大陸”的可能性。“現在台灣面對美國的軍援時,要要維持戰略自主,維持平衡,保持自主性,不能對美方建議照單全收,確保台灣利益最大化。”
台灣花蓮空軍基地內,台灣空軍壹架F-16v戰機准備執行夜間起飛任務。
拜登為何通過“總統撥款權”對台軍援?
根據台媒中央社,此次最新軍援內容包含軍事無人機與反裝甲武器等項目。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本周接受訪問時對美國政府表達感激之意,稱軍援對維系台海區域和平穩定有極大益處,但對軍援細節內容依然按照慣例不做評論。
事實上,拜登上台後使用“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ndown Authority ,PDA)多半用在軍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去年拜登首次動用PDA軍援台灣,國際輿論便將台灣與烏克蘭相提並論,猜測美方是否會將對基輔的援助戰略延續到台灣。
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當時便向BBC分析稱,使用PDA是壹項行政執行手段,讓白宮可以快速地推進安全援助流程,並“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國會對此過程的檢查。” 他說,通過PDA軍援台灣,顯示美國對基輔的援助不會以犧牲對台灣的援助為代價。美國壹些共和黨人已經對白宮援助烏克蘭表示不滿,但相比之下,美國支持台灣的共識仍然很強。
美國智庫“外交關系協會”(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級研究員薩克斯(David Sacks)便解釋說,拜登2024年再次啟動PDA軍援台灣至為關鍵。
除了提高金額之外,這筆軍援能通過提供額外的不對稱戰略武器加強台灣的自我防衛。“說到底,通過PDA軍援盟友是壹項重要的發展.... 這突顯美國希冀協助台灣面對潛在的武力攻擊,能做好准備的緊迫性,”薩克斯說。
他說,白宮的緊迫性還與川普有關,因為若然川普再次回到白宮,可能會對向台灣提供此類援助有所猶豫。“因為特朗普曾表示,美國與保險公司沒有什麼不同,盟友應該為美國提供的保護付錢。”
鍾志東則分析認為,此次美國對台軍援雖然依照慣例未透露細節,但根據多方分析,品項應該仍是從無人機,反裝甲,多領域感知等“不對稱作戰”戰略所需軍武,也是台灣軍方現在急需的。
“這也透露出美國認為台灣未來防衛戰略應該加強的重點所在。背後是美國對協助台灣加強防御的急迫性......亦即白宮對台海潛在的軍事危機有緊感,”鍾教授解釋。
陳水扁執政(2000-2008) ; 馬英九執政(2008-2016);蔡英文執政(2016-2024)
美國對台軍售除了金額攀升,在戰略上也有變動。國際關系學者沈旭暉教授在個人網站評論稱,美國政府對台軍售頻率的上升,事實上是揭示了軍援、軍售模式的轉變。他說,在20世紀後半葉,台美每年4月都會召開“華美軍售會議”。 台北會先在會議前,派軍方代表團赴美將希望采購清單交給白宮,美國政府再將台灣階段性所需采購的軍武壹次性地批准和公布,所以每次軍售間隔不會太近。-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