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6 | 來源: 自由財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經濟近幾年不斷加速倒車,外媒指出,中國經濟成長、生產或貿易已經不如往昔,甚至出現通縮現象,對背負巨額債務的中國來說是個特別危險的訊號。
中國的房價在過去20年飆漲了10倍,房地產業曾是中國經濟的支柱,但隨著開發商們在巨額債務下崩盤,新房銷售驟降,消費者對樓市的信心快速喪失。該行業的衰退不僅仍在持續,而且還在加速。
而房地產崩盤,連帶著中國經濟全面崩潰,中國經濟陷入低迷狀態,A股“綠油油”已好壹段日子、失業問題日益嚴峻。
5月“史詩級救市” 房價依然低迷
而為了拯救低迷的中國經濟,過去半年,中國央行不斷降息,政府雖說沒通縮,但救市動作卻不斷,推出壹些措施,試圖將房地產、股市、國家經濟拉起來,但推出的政策似乎沒有效果。
今年3月,為刺激消費,國務院公布大規模“舊換新”方案,鼓勵民眾、企業采購新家電與設備;接著5月,中國推出“517房市新政”,被《BBC》稱為“歷史性”刺激:3箭齊發。譬如砸3000億人民幣收購過剩住宅,被市場喻為“史詩級救市”。
但效果如何?今年8月,中國多項經濟數據低於市場預期,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和工業生產額低於市場預期,失業率為5.3%,1至8月平均失業率為5.2%。
此外,最重要的房地產市場依然疲軟不振。新房價格年減5.3%,較7月的年減4.9%跌速加劇,並創2015年5月以來最快降速,月減0.7%,是連續第14個月下滑,顯示出市場信心嚴重不足。
中國出組合拳 向市場大量釋金
北京1名知名學者表示:“政策來的太慢了。”面對8月的數據,投資銀行花旗、高盛等,調降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目標至4.7%,似乎等於不認同中國今年宣示的GDP成長目標“5%左右”。
低迷許久的中國股市,中國國慶假期前最後1個交易日,也就是9月30日,竟突然迎來爆炸性上漲,歷史性的創造了多項新紀錄,包括開盤35分鍾成交量突破人民幣1兆元,創歷史最快兆元交易額紀錄;滬深成交額單日突破人民幣2.59兆元,創歷史新高;深證成指單日上漲10.67%,5日累計上漲30.26%,創下紀錄。
中國股市暴漲原因為何?原來是在前1周的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降准、降息,預估可向金融市場釋出資金約人民幣1兆元,並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統壹房貸最低首付(自備款)比例,設立新的工具支持股市等。政策指向了3個目標:穩增長、穩房價、穩股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表態“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
雖然受到消息激勵,中國股市在24日上午9點宣布後兩個小時迎來股市的暴漲,推動了中國滬深300指數連9天上漲,累計漲幅超過25%,周壹(9月30日)漲幅超過8%,創16年來最大單日漲幅,上證綜合指數周壹也大漲超過8%,但專家及市場反應卻呈現兩極化。
若無財政支持 中國恐難扭轉蕭條局面
《BBC》報道,民眾們對新措施表示歡迎,在中國1金融公司工作的胡先生表示:“我覺得今天的政策還是超預期的,但它能不能促進消費,還是要看對就業改善的情況,以及老百姓對未來的1個預期。”
專家認為,現在高興為時過早,因為這些措施並不能解中國長期以來的結構性問題,如青年失業率爆炸性成長、消費幾乎崩潰、房地產市場陷入與美國和西班牙曾經歷的危機。
凱投宏觀中國經濟研究主管普裡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則表示,中國采取積極行動救經濟,是朝正確方向跨出的1步,但如果沒有後續更大的財政支持,恐不足以扭轉局面。
他指出,若想讓經濟出現持久復蘇,北京當局須祭出更大措施因應房市低迷,並采取行動促進消費。
摩根士丹利認 中國措施是救市猛藥
麥格理資本(Macquarie Capital)中國股票策略主管Eugene Hsiao表示,若中國政府的刺激措施沒能達到預期,那股市的漲勢可能就會“脫軌”。
彭博指出,措施猶如給停滯的中國經濟注入1劑“強心針”,但效果能維持多久仍有待觀察。
《華爾街日報》指出,雖然中國政府推出挽救經濟的“組合拳”,但在經濟真正復蘇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報道更援引經濟學專家的觀點指出,若沒有更大力度的財政刺激,中國當前的措施可能不足以推動經濟持久復蘇。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王瀅表示,盡管這些措施“絕對是積極的”,但關鍵在於落實。而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救市猛藥”否真的扭轉國家經濟壹蹶不振的情況,投資者、企業家買單與否,這才是關鍵。-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