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7 | 来源: 秦朔朋友圈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中国房市 | 字体: 小 中 大
有厦门本地博主统计厦门国庆节前四天的成交量,2021年是362套;2022年是657套;2023年是279套;2024年则是1115套,同比暴涨300%!
国庆节期间,厦门各大楼盘爆火,比如保利海西官宣,截至10月5日19:00,项目国庆节期间累计成交已破11亿,国庆销售指标提前撞线,并宣布从10月6日起保利海西(厦门、泉州、漳州、龙岩)在售项目价格全线上调,撤回优惠。
国庆节期间调价,已经成为很多新房、二手房的常规操作了。
楼市能否走出泥潭?
近期楼市在政策的刺激下确实有所回暖,但很多人也担心,这波楼市的回暖是否持续,是否为楼市走出泥潭的开始?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同样的政策大招在“5.17”同样出现过,当时市场也普遍预(奢)测(望)救市政策能成为楼市回暖的开端,但后续的政策如挤牙膏,而且四大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依旧锁死,才导致后面数月的持续下行。
另一个原因是,这轮楼市的回暖是与股市同步开启的。业内人士认为,股市和楼市是互相促进的,只有股市提升,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的信心才会更强,购房者入市也会更为坚决。同时由于股市上涨,不少股民有机会获利离场,从而有更充足资金用于购房。
问题的核心是,接下来的股市能不能走出一波牛市仍不确定,如后续股市掉头直下,亏钱的股民只会更多地把房子摆上货架。
制约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因素主要是收入、就业预期和房价预期,决定中国房地产走向的根本力量是收入预期和人口支撑。
这些,都需要政策的支持。
所以,短期来看,政策的效果是有用的,任泽平建议,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发力——
一是组建5万亿元以上的大型住房银行收储,利率要低、期限要长、规模要大、分配要公平。收储库存商品房用于保障房,一举多得,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打通开发商现金流,避免居民烂尾楼,为民众提供保障房。
二是持续降息,配合降低相关税费、中介费等,减少购房成本。
三是全面取消限购,回归市场化,释放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广州已全面放开,后续其他一线城市也应该逐步全面放开。
长期来看,促进房地产止跌企稳的政策不能只着眼于房地产,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恒心和信心,推进更多的改革。
比如支持企业发展,让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支持股市的改革,让中国资本市场更加公平;支持人口与生育,让年轻人愿意生,生得起……-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