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8 | 来源: 娱乐资本论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中国国庆 | 字体: 小 中 大
为什么肖央这么“值钱”
肖央之所以能成为电影行业独一份的存在。和他的演技、形象、受众等息息相关。
细数肖央的成名史时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在“小人物”的角色领域,他演喜剧时多数败北,或者并非主角,能够获得市场认可的角色,多是悲剧性的。
如果想通过喜剧作品让人笑,演员身上非常重要的特质之一是松弛感。而肖央本人,以及表演上,都缺乏松弛感,更多的是紧张感和压抑感。这份紧张和压抑,人常常是没办法解决的,这就会显示出一份无解和愤怒,延展到具体的人物表现上,则是浓烈的情绪。
所以肖央演的最好的角色,即《误杀》系列的父亲,给人最大的印象,是他极度压抑的情绪下,像狮子一样想要保护家人的“兽性”,这份浓烈的情感放到大银幕上,会有十分动人的感染力。他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一位父亲活着,但他并不为自己,而是为孩子活着。
这样的人生价值观,其实和中国很多普通人,尤其是父母亲的价值观是相似的——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抑或者是为了名和利,自己没有主心骨,没有完整的人格。
所以观众爱看肖央演的父亲,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在角色中看到了自己。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是集体主义国家,集体主义国家会天然地要求人在集体、他人身上寻找价值,以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团结。而肖央的形象,恰好契合了观众的自我投影。
看电影需要观众直接花钱,且很多都是社交性行为,不只是一个人做决定。这种情况下,观众更想要的是确定性。因此,演员身上所代表的角色熟悉,以及所擅长的电影类型就十分重要。
肖央身上呈现出的气质,饰演的角色都有稳定性,观众知道他将会塑造出什么类型的人物,也知道他演悬疑犯罪题材时天然带来的确定性。相对其他演员来说,肖央有着更稳定的观众基本盘。
猫眼专业版显示,肖央的核心受众主要集中在一二三线城市,相对四线城市观众的话题性消费和冲动型消费而言,看电影的需求更为稳定和明确。
《浴火之路》自上映以来,一二三线城市的票房占比高达60%,总票房为3亿;四线城市占比20%,为1.1亿。其中北京、上海、成都、武汉是主力票仓区。《祝你幸福!》上映半月时,北京上海西安三地的票房占比排到了前三。一二三线城市的票房总计3800万,远高于四线城市的1800万。更明显的则是《误杀2》的盘型,上映15天时,一二三线的城市票房占比为12.8%,为8.4亿;四线城市为3.4,票房2.7亿,上海北京成都仍是大头。
百度指数上,肖央的人群画像也显示,最关注肖央的用户所在地为广东、江苏、北京等较发达地区。
成熟的商业模式应当是有着较为稳定的投入和回报比。肖央的粉丝人群对电影的消费较为稳定,对所需电影的类型喜好很明确,投资方也自然更看好肖央身上的价值。而这样的粉丝也给肖央的电影带来了两大宣传上的特点。
第一是片方不必特意选择热门档期,肖央相比沈腾、吴京等头部演员和王俊凯、易烊千玺这一类的偶像,不带有票房号召力,在先期排片时就占有劣势。《误杀》系列都在元旦档,依旧票房卖到了10亿水位。《人潮汹涌》虽然排在了春节档,依旧不卖座。第二是观众不会无脑冲,电影口碑要好,否则观众会很快会选择不看。近期肖央的《出入平安》虽然汇集了灾难、喜剧、剧情等卖座类型元素,但是因为口碑崩盘,票房也全方位失利。
此外,肖央本人很有资本和创作意识,做过制片、导演、监制、编剧等。肖央本人的公司北京不好意思参投了《误杀2》《人生大事》《志愿军:雄兵出击》《浴火之路》《出入平安》等多部电影。他本人对演艺事业有很大自由度和操控度。能不能走出新天地,由他创造。-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