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9 | 来源: 阜成门六号院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个人投资者和法人机构的投资额及利润占比)
在亏损年度,个人投资者的亏损率又远远大于专业投资者。以2016年为例,个人投资者的持股市值只有公司法人投资者的39.4%(5.66万亿V.S.14.34万亿),而亏损额相当于72%(7090亿V.S.9820亿),亏损比是机构投资者的近2倍。散户可谓吃苦在先,享福在后,最大限度承担风险,又最小限度获得收益。
4. 牛市周期中,中小投资者异常活跃,反而顶级散户、专业机构比较稳健,谋定而后动,盈利率高。以2014年底至2015年6月的牛市为例,这期间散户共有1.3万亿资金进场,意味着每个小散户增加了3.3万以上的投资,造就了大盘指数不断上升,股市交易额不断上涨的“繁荣局面”,而专业机构进场资金仅有800亿,公司法人反而在抛售套现,总计约1300亿,所以说,前半场的牛市是散户们托起来的。
在6月中旬股市拐点(5178点)到临前后一个月,顶级散户开始成功逃顶,他们累计减持约4000亿以上资产,小散户却仍旧安若无事的继续跟进、接盘,投资在7月底达到峰值,法人机构则在最8月跌倒3000左右点的时候才大踏步进场,接收中小投资者抛售的资产(各投资群体资金流动差异可参见施东辉等人的Wealth Redistribution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the Role of Bubbles and Crashes)。
这种投资策略的差异产生的结果就是,占股民总数不到0.5%的顶级大散以及差不多数量的机构法人,赚走了占总数97.5%的中小散户的钱。显然,散户之前的投资狂欢曲,不过是一个代价高昂的暖场,最终盆满钵满的是坐看风云的大庄们。
5. 牛市(主要指“疯牛”)是中小散户财富流失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说牛市成为证券市场财富转移的最重要渠道。2015年的牛市熊市周期中,1000万资产以上的顶级散户资产增加了76%(从12446亿增加到21977亿),低于30万的小散户资产减少了33%(从13005亿下降至8690亿)。
而在2014年6月之前的两年半中(股市平稳期)的任何18个月内,顶级散户财富增量以及小散户财富减少量,均不超过3%。牛市之前,2015年小散户的市值总量是顶级散户的1.044倍,牛市之后,这个数字陡然下降到0.395倍,到2022年更是下降到0.06倍以下。
6. 小散户的本金永远在蒸发。从2008年至2022年,上交所总市值从2.8万余亿增加到50多万亿,增长了17倍还要多,而个人投资者的市值却缩水了近50%,即从最高值的6500.35亿(2010年)跌至3252亿,市场占比从15%以上也降至0.7%。
其中蒸发最严重的是几次股灾。比如,2007年至2008年股灾,全国个人投资者亏损2.19万亿,户均亏损超过7万元;2011年股灾,个人投资者总亏损8759亿,户均近3万元;2015年一年,仅30万资产以下的小散户损失就4000多亿,直接导致当年自然人持股账户减少300余万;2022年底至2024年中的长跌周期中,估计个人投资者损失在4万亿左右,户均约10万元。
7. 股市中最赚钱的是资本额1000万以上的顶级散户,其次是专业机构。从2007年至2022年,顶级散户的市值上涨了75倍以上,专业机构市值增长了11倍以上。即便是熊市中,顶级散户和专业机构也能赚到钱。仍以2015年下半年股灾为例,虽然小股民资产接近腰斩,但是顶级散户依然盈利2540亿,专业机构也盈利2523亿。-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