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10 | 來源: RFI | 中時新聞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國慶 | 字體: 小 中 大
台灣總統賴清德 Lai Ching-te 資料照片 AP - Chiang Ying-ying
台灣從此有了自己的政府、軍隊和貨幣。
新聞鏈接>>
賴清德任內首次國慶演說?外媒評析壹次看
中時新聞網
中華民國113年國慶大會,前總統蔡英文、陳水扁比鄰而坐。
今天是雙拾國慶,台灣總統賴清德發首次發表國慶演說。他重申,中華民國已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對岸無權代表台灣。他提出“肆個不變”:扞衛國家主權的決心、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努力、盼兩岸對等尊嚴且健康有序對話交流的承諾、世世代代守護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國際媒體報導評論均提及,賴清德強調扞衛台灣主權的同時,也表達與對岸在諸多議題合作的意願。
美國《外交家》(The Diplomat)雜志分析,台灣今年的國慶日在政壇因行政院總預算遭退回而陷入黨派僵局的氣氛之下登場,舊有的認同主題“中國民國vs台灣”在賴清德任內首次國慶演說更顯突出。國際觀察家認為賴清德突破了前任總統蔡英文的立場,從支持現狀更偏向支持獨立。
《外交家》提及韓國瑜妙喻
《外交家》也提及,民進黨長期視“中華民國”為眼中釘、有如國民黨從大陸撤退來台後的強迫意識,如此氣氛下,今年是2015年以來首度由在野的國民黨籍立法院長韓國瑜主辦國慶大會,他比喻“中華民國過去8年像個營養不良的小老頭,被關在壹個黑屋子裡面”,頗為生動。賴的演說有2點出人意表,壹是提出新的歷史敘事觀交代民進黨如何看待“中華民國”,亦即113年前壹群人推翻帝制、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贰是強調台灣在氣候變遷、防疫等重大議題向北京敞開合作大門。
台灣總統賴清德(左贰)與妻子吳玫如(左壹)、副總統蕭美琴(右壹)、立法院長韓國瑜(右贰)10日在國慶大會同台。(美聯社)
路透:賴清德遞橄欖枝
路透社以“中國不能代表台灣、應與台北合作因應全球挑戰”為題報導賴清德國慶演說,描述賴演說語氣既堅定且有和解味道,承諾扞衛台灣主權的同時表達兩岸合作態度。台灣總統府壹名高階官員不具名受訪時表示,賴以正面口吻提及北京政府,等於向對岸遞出橄欖枝;挑釁或改變現狀的不是台灣,中方也不需要為軍演找藉口。
美聯社:閱兵少了重裝備
美聯社以“台灣在中國威脅之下慶祝國慶日”報導,提及台灣今年國慶游行包括閱兵,但閱兵已不見過去幾年的重裝備。賴清德的演說采取堅定但謹慎的立場,同時提出兩岸可在對抗疫情、維護區域和平穩定等領域合作。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標題為“台灣總統呼吁中國『克盡』維護和平責任”,提及賴清德敦促兩岸要與國際社會合作以維護和平、因應共同挑戰,他也呼吁國內外支持台灣因應中方威脅。
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同以“台灣總統賴清德表示北京『無權』代表台北”為題,並稱美國白宮周叁(9日)表示北京“沒有理由”在台灣慶祝國慶過後發動新壹輪“懲罰性質”的軍演。報導開頭引述賴清德演說提及身為總統的使命是“維護國家生存發展,團結2300萬台灣人民”、“堅持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並吞”,在國際局勢日益混亂的時代“台灣會更加冷靜、自信、強大”,頗有與對岸比較意味。《華郵》分析,賴清德自今年5月就任以來屢在與台灣地位有關的發言突破極限,引來北京強烈譴責,然而國慶演說提及了兩岸合作的提議。-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