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10 | 來源: 美國之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我們就是美國人。我們不是台灣人,也不是中國大陸的人,這應怎麼去了解?這不是我們的事。只要和平談判、和平解決,美國人就高興了,”他說。
目前是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中國戰略高級研究員的白邦瑞說,對北京來說,壹個中國原則非常重要。
“我每壹次去中國,他們告訴我,中方告訴我,壹個中國原則、壹個中國政策非常重要,對他們來講,”他說。
演講溫和且具前瞻性
前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也在給美國之音的電郵中對賴清德的雙拾講話提出看法。
“實際上認為賴清德總統的講話非常溫和且具前瞻性,”他說,整篇演講的主題是“韌性”,而賴清德的論點也非常適合這個場合--慶祝1911年的革命,那使得中華民國能在1912年1月1日正式建立。
“所以它的確做了回顧,不過焦點還是在中華民國/台灣應該做什麼來往前邁進,”他說,由於賴清德強調了中華民國,北京當局宣稱他“蓄意割裂兩岸歷史聯結”的說法看起來“非常奇怪”。
重申兩岸關系方程式
卜睿哲也分享了幾點他的初步看法,包括他認為這篇演講大部分都是關於如何面對台灣內部的挑戰,其中壹個重要目標是要“贏回年輕人的支持”。
此外,他認為賴清德的確重申了過去壹些有關兩岸關系的方程式,包括雙方“互不隸屬”、“反對並吞”、強調台灣的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能代表台灣等。
“關於互不隸屬,這並不是壹個新的論點,不過它在國際法上是壹個非常復雜的論點,可以回溯到公元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Treaty of Westphalia),它與台灣長期以來反對‘壹國兩制’的立場壹致,”卜睿哲說。
他還說,賴清德並未如壹些人預期的,在雙拾講話中重復他星期日在國慶晚會上有關75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是113歲中華民國“祖國”的說法,如同所認為的,賴清德的演講內容與當天的場合相符。
最後,卜睿哲說,對他來說,整篇演講“最有意思”的是賴清德沒有提到的部分,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威脅和脅迫行為。
“相反的,他表達了他的期待,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在國際社會上扮演壹個建設性的角色,”目前是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亞洲政策研究中心非常駐資深研究員的卜睿哲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