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11 | 来源: 医学界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十几年前,郑银坤查病房/图源:今日海南
一名在三亚靠拾荒为生的河南妇女,到医院住院生孩子,欠下医疗费3000多元,得知对方家庭困难后,医院减免了这部分费用,郑银坤还自己掏钱给产妇买了营养品。一个唇腭裂新生儿被母亲遗弃在医院,郑银坤和医务人员捐款2000元,给新生儿购买衣服和奶粉。
这样的例子,经常发生在郑银坤身上。有统计显示,两年时间内,医院就为困难患者减免了5万多元医药费,捐款了上万元。
金主“围猎”,动了贪念
在努力提升临床技能、为患者慷慨解囊的同时,郑银坤与他人的利益纠缠也在暗地里悄然进行。
十几年前,三亚市各项事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这给地处市郊的南新农场医院带来了发展契机。郑银坤带领医院班子成员和科主任走街入户,进村调研,发现许多孕妇更愿意到高品质的小医院分娩,于是提出创建“爱婴医院”,树立产科品牌。
在农场的支持下,医院购置了婴儿保暖箱、胎心音探测仪,心电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台等一批先进仪器,三年来投入500多万元,还建起标准的分娩室,配有洗手间、电视、厨房和热水浴室的温馨病房,兴建了外产科大楼,安装信息化系统。
一套“组合拳”下来,来医院看病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南新农场医院被原海南省卫生厅授予“海南省爱婴医院”称号。凭借这一契机,郑银坤又将急诊作为医院核心,投入资金扩建急诊室、急诊输液观察室,购进了一批新的医疗设备。
在郑银坤及其同事的努力下,医院迅速发展。但官方媒体却在调查后,讲述了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昨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官微援引《检察日报》的调查显示,刚担任院长时,郑银坤在购买医疗设备、药品中还会婉言谢绝供货商给的回扣。但一年后他就变了,开始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工作辛苦,奋斗了大半辈子,也该在经济上“宽松”一些,让家人跟着沾点光。
2005年下半年的一天,某药商找到郑银坤,希望能成为医院的供应商,并表示“定有厚报”。郑银坤对此心领神会,表态说“好商量”。
几天后,这名药商请郑银坤到市里一家颇有名气的饭店吃饭,临分别时,他递给郑银坤一个厚厚的红包。见郑银坤不肯接,药商笑着说:
“你看,这包间里就我们两个人,这事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再说,如今医疗市场竞争激烈,郑院长决定采购我们的产品,我们给一些辛苦费也是应该的。您就跟着感觉走吧!”听完这话,郑银坤才敢接过红包——整整3万元。
尝到甜头后,在接下来的10年时间里,郑银坤利用职务便利,帮助这名药商承接了医院的多个药品采购项目,药商则先后10次送给郑银坤共计67万元。
案发后,郑银坤供述称,这名药商是他的第一位金主,那句“跟着感觉走”对他影响很大。
胃口越来越大
2015年,郑银坤离开长期工作的南新农场医院,主动申请到当地白沙山区,出任白沙县人民医院院长、白沙县医疗集团总院长等职。
在新岗位上,他致力于改变山城人民的医疗状况,完善医院学科建设,带领医院开设了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等科室,提高了全院各科的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尤其是有效降低了全县新生儿死亡率。
此外,他牵头与昌江等7市县签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异地结算协议书》,促使异地来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逐年递增53%。
“郑院长到县医院之后,还着力加强人才引进,近年来引进紧缺医务人员58名,有效缓解了临床医护人员不足问题。”2021年,县医院人事科负责人曾告诉当地媒体,郑银坤着力提升职工技术水平和为职工排忧解难,提升医院职工的业务水平。
一起共事的某副院长还曾公开表示,为了让医院尽快通过二甲医院评审,郑银坤不遗余力,带领医院班子部署落实各项工作,积极主动与省级专家沟通,把专家请来给医护人员上课并现场检查指导,增强了广大医护人员对评审的信心。
随能力一起变大的,还有郑银坤的贪念。
调查显示,郑银坤任白沙县医院院长后,海南某医疗器械负责人很快就结识了他。2015年至2023年期间,郑银坤助其先后承揽到白沙县人民医院急救设备等6个医疗设备采购项目及药品采购项目。-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