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12 | 來源: 自由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長城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紐約時報》披露,中國在與尼泊爾接壤的邊界地區,利用鐵絲網和混凝土搭建圍牆,被當地人視為“新長城”,但其中存在不少侵犯領土、向藏族尼泊爾公民施壓等行徑。 尼泊爾政府曾對此進行調查並做成報告,但基於和中國緊密的經濟和意識形態聯系,並未對外公開,甚至對內隱瞞,令尼泊爾人敢怒不敢言。
專家憂心,若中國未因侵犯弱小鄰國付出代價,恐怕更有底氣危害其他國家。
鞏固偏遠地區趁疫情期間蓋防御網絡
中國在西藏與尼泊爾胡姆拉縣(Humla)交界處設置的圍牆,僅是習近平政府數千英裡防御網絡的壹部分。 該建設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加速進行,旨在鞏固偏遠地區、控制叛亂族群,並在某些情況下“進入其他國家的領土”,為貧窮弱小的鄰國帶來巨大壓力。 胡姆拉線所屬的格爾納利省前省長沙希坦言,這就是“中國的新長城”,“但他們(尼泊爾政府)不想讓人民看到”。
習打壓西藏衍生域外威脅 尼政府也噤聲
叁年前,由尼泊爾內政部官員、測量員和警察組成的調查小組,翻山越嶺來到胡姆拉縣最偏遠險峻的希爾薩村(Hilsa),拿著1960年代與中國政府正式商定邊界的地圖,調查實際邊界是否相符。 然而,該小組呈交報告後,報告就此不見蹤影,不僅公眾不被允許查閱,就連高階官員和政治人物也被拒絕檢視。 尤有甚者,測量員還被警告不得分享當年的地圖,否則可能構成安全漏洞,但該地圖實際上遠非機密,在美國檔案館也查得到。
中國軍隊阻止當地藏族放牧、參與宗教
紐時取得的報告副本顯示,調查小組記錄中國壹系列小規模侵犯邊境的行為,包括在希爾薩村及周邊幾個地方建造防御工程和監視器等基礎設施,這些設施壹部分位於尼泊爾,壹部分位於兩國協議禁止建設的緩沖區。 中國邊防人員還擅自使用壹條水源來自格爾納利河的灌溉渠道,並在尼泊爾調查小組前往視察前緊急撤退。 此外,中國軍隊還非法阻止當地藏族尼泊爾公民放牧及參與宗教活動,令習近平打壓西藏的行動產生域外威脅。
報告中也彌漫尼泊爾對中國更宏大地緣政治意圖的擔憂,以及對惹惱這個強大鄰國的疑懼,最後指出尼中兩國迫切需要解決各種邊界爭端,但包含聯合巡查在內的雙邊機制,自2006年以來持續停擺。 叁月才卸下尼泊爾外交部長職務的索德原本向紐時表示,尼中雙方頻繁舉行邊境會議,但在他的壹名副手說已有拾柒年未進行邊境檢查時,又改口稱聯合巡查小組很快將展開相關工作。 現任外長德烏巴則壹問叁不知,稱不了解該報告,也不了解中國在邊境建造圍牆。
紐時指出,在習近平任內,北京重新定義其領土界線,導致與鄰國的小規模及公開沖突不斷。 中國在邊境的每項行動,包括強化邊界、爭奪領土及入侵爭議地區等,已達成令人震驚的成果。 例如,中國已在國際公認的菲律賓水域將島礁建設成軍事基地,並派軍隊進入與南亞鄰國接壤的地區。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賀博然直言,若中國未因侵犯弱小鄰國付出代價,將更有底氣威脅地區其他國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