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13 | 來源: 香港01 | 有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拜登 | 字體: 小 中 大
哈爾克島(Kharg Island)的位置。(Google地圖)
可是,攻擊伊朗石油出口設施的後果卻非常嚴重。雖然海灣阿拉伯國家如今有充足的剩餘產能(單是沙特就有每日300萬桶的產能未用)去填補伊朗每日大約200萬桶的出口,可是阿拉伯國家自己的石油、天然氣出口設施都集中在波斯灣,而且伊朗也緊握著波斯灣出口霍爾木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只要伊朗攻擊這些能源出口設施或通過霍爾木茲的油輪,油價將會急升,內塔尼亞胡也就會同正在尋求勝選的拜登-賀錦麗(Kamala Harris)民主黨當局完全決裂--無論11月5日的美國大選結果如何,到來年1月20日為止,手握華府實權的依然是拜登。
對於以色列的潛在報復方式,拜登已經公開表明他不支持打擊核設施或石油設施。
路透社11日報道,包括沙特、阿聯酋、卡塔爾在內的阿拉伯國家正拒絕以色列使用他們的空域來攻擊伊朗,並正在游說美國阻止以色列攻擊伊朗的石油設施,以免他們自己也被卷入戰爭之中。伊朗此前已向區內阿拉伯國家提出過相關的警告。
2024年10月3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美國馬裡蘭州安德魯斯空軍基地(Joint Base Andrews)向記者發表講話。(Reuters)
刺殺伊朗政府的領導層,將會是以色列針對黎巴嫩真主黨攻勢的延續。但經過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被殺,以至他的繼承人和繼承人的繼承人也被殺之後,伊朗必然早有防備。而且即使以色列像其針對真主黨壹樣把現有的伊朗高層都殺了壹遍,沒有人能保證他們的繼任者將會對以色列實行綏靖政策,反而有可能強化伊朗對抗以色列的決心。
攻擊軍事基地,對以色列而言,將會是壹種對等報復。10月1日的伊朗高量導彈攻擊,最主要打中的就是以色列南部沙漠上的內瓦提姆空軍基地(Nevatim Air Base)。本年4月伊朗首次從本土打擊以色列之後,以色列的報復也就是精准打擊了與伊朗核計劃重地納坦茲(Natanz)距離不遠的壹個空軍基地上的S-300空防雷達--當時伊朗假裝沒有受襲,因而沒有反擊,而以色列也藉此攻擊警告伊朗以軍有能力精准打擊伊朗每壹處。
雖然以色列國內右翼都在呼吁內塔尼亞胡趁機壹舉解決掉伊朗的威脅,但從實務避險的角度出發,打擊伊朗軍事基地還是以色列的上策。可是,內塔尼亞胡拾多年前已經不顧美國反對嘗試下令軍方准備主動攻擊伊朗,以軍兩年前也曾做過打擊核設施的演練。實務、避險似乎不是今天以色列政府的考慮要點。
2024年10月4日,伊朗德黑蘭,圖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紀念被以軍擊殺的黎巴嫩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Sayyed Hassan Nasrallah)。(Reuters)
以、美之間誰話事?
如今,以色列受襲10天之後還沒報復。有人認為這顯示出拜登當局對於內塔尼亞胡依然有足夠的影響力,使以色列不敢完全置美國反對於不顧而作出激烈行動。但從另壹個角度來看,美國大選日愈接近,內塔尼亞胡憑制造中東戰爭影響選舉的籌碼就愈多,他有可能只是暫時按兵不動而分別向拜登政府和川普陣營出價,希望能獲得最有利的交換條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