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15 | 来源: 凤凰WEEKLY国际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哈萨克斯坦电网分布示意图。来源:哈萨克斯坦电网运营公司
除了大规模基础设施的更新,托卡耶夫领导的政府也努力实现本国能源结构的转变。
由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哈萨克斯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5倍,在全球排名第十位。哈政府承诺要履行《巴黎协定》规定的减排义务,到2060年实现完全碳中和。为此,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制定了一项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35年,让装机容量结构中煤炭占34.3%,天然气占25.8%,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占24.4%,水电占10.8%,核电占5%,从而减少化石燃料在该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
核电成终极解决方案?
针对哈萨克斯坦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长期解决方案是建设一座大型核电站。托卡耶夫是这一想法的忠实拥趸,他曾在2022年2月表示,如果没有核电,哈萨克斯坦将“失去整个经济”,他还称核怀疑论者是“不了解经济现实的民粹主义者”。
时任能源部副部长的詹多斯·努尔玛罕别托夫(Zhandos Nurmaganbetov)更为直接。他说:“如果哈萨克斯坦要实现碳中和,那么别无选择,只能建造几座核电站。”
尽管哈萨克斯坦没有使用中的核能,但保留了一些核设施。位于西部城市阿克套的一座核动力海水淡化厂一直运行到1999年,使用的是苏联设计的BN-350钠冷快中子反应堆,该反应堆曾用于生产核武器计划所需的钚。除此之外,哈国还有四座研究反应堆,其中三座位于塞米巴拉金斯克试验场,另一座位于阿拉套。不过,这四座研究反应堆没有核电生产能力。
哈萨克斯坦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然铀生产国。该国土地上的铀矿勘探最早可追溯到1943年,其铀矿储量占到全世界的12%,2022年的生产量则占到全世界的43%,主要出口对象包括俄罗斯、中国、加拿大(专题)、法国、美国、罗马尼亚、阿根廷等。
◆哈萨克斯坦中部卡拉干达的一处大型煤矿。
一直以来,哈萨克斯坦都在致力于提升铀矿产品的附加值,利用其资源禀赋扩大产业链条,并为可能的核电计划做准备。
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Kazatomprom)成立于1997年,最初是国家财富基金萨姆鲁克-卡兹纳的全资子公司。2006年7月,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签署了总额达100亿美元的三项核合资协议,用于建设新核反应堆、对铀进行提纯加工和浓缩。2014年,俄罗斯再次与哈萨克斯坦签署多项协议,包括铀矿开采、燃料制造以及核废料管理等。
哈萨克斯坦与日本(专题)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始于2007年,当时设立的目标是由哈萨克斯坦向日本提供40%的天然铀和制造燃料,即每年约4000吨铀,日本向哈萨克斯坦提供燃料循环开发和核反应堆建设方面的技术援助。通过这一合作,哈萨克斯坦更加全面地融入了核能行业主流,尤其在核燃料制造领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