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21 | 來源: 新潮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為什麼要陪讀?
陪讀是很多媽媽迫不得已的選擇。很多農村父母明白讀書的重要性,也非常渴望下壹代能出人頭地,這種執念強大到足以讓她們放棄熟悉的生活,帶上鍋碗瓢盆,奔赴縣城陪讀。
向上走,讓孩子到更好的學校去念書,成了大多數家庭的目標。
奉節這座小縣城,經濟欠發達,教育相對落後,只有兩所重點中學(奉節中學、永安中學)和叁所普通中學,此外,還有多所辦學層級僅至初中的鄉鎮中學。相比於村鎮學校,縣城裡的學校集中了更多教育資源,包括更多的財政撥款、優越的教學條件、經驗豐富的師資、優質的生源。
以奉節中學為例,2023年重本上線1013人,上線率63.5%;而普通中學吐祥中學,已經連續叁年沒有同學考上本科。
在如此懸殊的差距之下,往縣城裡的重點中學聚集,成為媽媽們心照不宣的選擇。但這又面臨另壹個問題:讓孩子住宿還是家長陪讀?
許多媽媽和楊芳壹樣,出於對孩子的“放心不下”,擔心孩子學習壓力大,沒有家人照顧,吃不好,住不好,選擇了陪讀。
圖源 |網絡
而智能手機和網絡游戲的盛行,把很多原本沒打算陪讀的媽媽推向了縣城,柳青就是其中之壹。42歲的柳青,有過4年的陪讀經歷。孩子初贰下學期的壹天,她突然接到班主任的電話,孩子天天逃課去網吧打游戲,成績下降特別嚴重。柳青當即決定辭去工作去縣城陪讀,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
“農村孩子只有學習好才有出路,花多少錢、付出什麼都不重要,只要能讓我兒子多考點兒分,不要走我的老路就行!”柳青說。在她的緊盯下,孩子迷途知返,2021年以物理類657分的成績考入南開大學。
不是每個陪讀媽媽都像柳青這樣幸運,實際上,“陪讀媽媽”大多是付出與收益不成比例。今年,錢玲結束了長達3年的陪讀生活,但女兒僅考了350多分,被海南壹所大專錄取。在她看來,自己陪讀這叁年算是徹底失敗,提起女兒的錄取情況時她總是吞吞吐吐,滿是遺憾和不甘心:“我和大家壹起陪讀的,為什麼別人的孩子考上了好大學,而我最後變成了這樣?”
“陪讀”成為了壹場“豪賭”……有人得意,有人失意。
媽媽們的世界有多暗?
陪讀媽媽們,沒有公婆幫助,丈夫常年在外務工,在陪讀期間租來的小房子裡,只有她們和孩子相伴。大多數媽媽為了照顧好孩子,要早早起床准備早餐,每天做飯、洗衣、打掃房間,生活忙碌又枯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