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22 | 来源: 柴叔带你看电影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陈凯歌 | 字体: 小 中 大
国庆档的电影里,《志愿军:存亡之战》无疑是最大赢家。
电影除了赢得高票房外,还带火了片尾的一颗糖。
在影片最后,当营地打剩一个人时,朱一龙饰演的主角李想,拿出一张糖纸舔了一下。
这张糖纸里,曾包裹着那颗,他自己舍不得吃,后来给了妹妹吃的糖。
可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已是兵尽弹绝的时刻,主角拿出一张糖纸舔,不禁让人有点出戏。
还记得陈凯歌2005年时执导的大片《无极》吗?当时有人评论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而那时的馒头,就像这时的糖纸。把大场面和小事物关联起来,不免让宏伟战争缩小了格局。
其实除了这颗糖,电影里还有一些需要斟酌的地方,以下从几个方面讲讲:
电影的主题
《志愿军》第二部主要讲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五次战役里的志愿军存亡战:铁原阻击战,我军以2.5万兵力,对抗敌人的5万大军,奋战10多天后成功守住铁原,粉碎了敌军的大计。
《志愿军》系列是抗美援朝的战争大片,难免要和同题材的《长津湖》对比一下。
《长津湖》里贯穿电影主线的是,“钢铁七连”的爱国情和兄弟情。而《志愿军》第二部里,贯穿始终的是,李默尹和儿子李想、女儿李晓,那一家三口的温情。
本来从“家庭情”上升到“家国情”,以小见大的手法也没错。
这颗糖从彭德怀总司令的手里,递到参谋长李默尹的手里,然后传给了他的儿子李想,最后给到了女儿李晓。
也许导演想表达的是,星星之火的传递,也是一家人的温馨暖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