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22 | 来源: 柴叔带你看电影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陈凯歌 | 字体: 小 中 大
电影的细节
彭德怀总司令曾说,这场铁原战役,每个人要像钉子一样,狠狠地钉在自己的阵地上。
而这个钉子战术,不是依靠63军里的一个营,就能完成得到的。
查询一下史实,当时63军的军长傅崇碧,手下189师的师长蔡长元提出,让志愿军们搭建几百个小阵地,每个阵地可能就20来人,但足以能让志愿军死守铁原10多天之久。
因为当时的美军统帅李奇微,他有个性格特点,每次打一场仗,都要将这里的阵地全部拔除,才会继续推进。
而蔡长元就是抓住了他这个性格特点。
我们虽然不可以打败你们,但让你们一个个拔除几百个小阵地,也足够你们打10几天。
正是这些志愿军们视死如归的钉子战术,才得以换来最后决定性的胜利。
因此这场胜仗绝对不是一个营的功劳,也不是一两个英雄就可以做到的。
而陈凯歌导演的个人英雄主义,却在电影里的情节中不断出现。
铁原战的最后关头,志愿军们接到任务,要利用水库的水涌出,来重创敌人的坦克军。
其实只要直接炸掉水库就好了,可是陈大导演,非要让志愿军们徒手去拧水库的闸门。
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松骨峰战役里,贪生怕死的杨传玉,这次用肉身抵住门,去挡敌人的子弹,以完成他个人的心理救赎——终于能为战争而牺牲了。
但这个是战争大片,应该尊重一下历史。查询史实可知,真实铁原战中,也是炸毁水库的。
话说回来,《志愿军:存亡之战》毕竟票房破了10亿,是国庆档期票房排名最高的电影,网上也有很多好评,我个人也觉得拍得比《志愿军》第一部好。
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从抗美援朝的起因经过说起,跨度太大难以把控。电影较多的笔墨都放在文戏上,而核心的战争武戏被削弱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