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25 | 来源: 每日人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买房卖房 | 字体: 小 中 大
他大概率是小地方来的,手里大概能有个百八十万元的首付。父母无法提供资金支持,也没有话语权。“凡是跟着父母来看的,他们一看就知道那个露台没有什么用,他们不会为了这个露台去溢价的。只有那种自己挣钱的年轻人,他自己能做主,喜欢这个露台,喜欢这个房子,就买了。”
对方甚至不可能是二线城市或者省会城市的人群,因为来自这些地方的年轻人,父母多支援点,就没必要买小两居室,可以直接去买三居室了。
而最后的成交人,基本上和她的想象一致:他是一位来自广西农村的年轻男性,在北京从事程序员工作,看房的当天就自己拍板做了决定。手里有个七八十万元,然后找家里支援了个二三十万元,买这房子是结婚用的。即使是独立买房,对方也没有把杠杆加到最大,拿出100多万元,作为将近三成的首付。
谈判很爽快,男生中午来了一趟,晚上来看了下夜景,十分钟后就约去交易室了。谈价的时候,她说了一句:“从此你再也不用搬家了。”她清晰地感到,这句话戳进了对方的心底,为这笔买卖一锤定音。
看到年轻人憧憬未来的表情时,柳薇不禁有些感慨,五年前,她和丈夫也是这样买下了上一个房东的房子。当时的房东也是三十来岁,孩子一岁多,打算卖了房去海淀,如今他们如出一辙。
房子作为载体,见证了一轮轮年轻人在这个城市的打拼、憧憬,而房价的涨跌则左右着他们的资产变化、希望和失望,她仿佛看到命运的齿轮在面前转动。
▲图 / 视觉中国
解套之后
经过房价的洗礼,终于“解套”的卖房人,人生观也仿佛被洗礼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