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25 | 来源: 自由亚洲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不过,学者黄大卫对于耶伦的讲话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耶伦担忧中国产能过剩和国内需求疲软,这是站在西方国家立场来看问题。因为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其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外销:“内需不足是个原因,但这些商品本身设计就不是卖给国内的。第二,耶伦试图去改变中国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希望中国走向中等福利国家,但这跟中国的体制相违背。”
黄大卫指出,北京当局认为民营经济不可控,还是要以国有经济为主,而这就要靠“新三样”,即所谓的“新质生产力”,所以中国补贴是有战略目的的:“北京想的是怎么改写亚洲乃至全球的政治、军事、经济秩序,而我们一般都会是从百姓的角度去看,他的方法对于民营企业家、对于百姓未必就是好的,但他们的看法未必相同。”
总体而言,黄大卫认为,中国迄今出台的都是一些中短期经济措施,没有触及到中国经济的一些根本点,就是结构性问题,包括让国有企业垄断太多的市场空间,对民营企业支持不够。 此外,对于促进内需,这些措施还是远远不够。“目前,它所有的措施对经济刺激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可能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高。”
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黄大卫表示,他们更关切的是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因为中国目前债务负担沉重,其GDP和出口又占全球重要比例,如果其金融系统崩溃,会对全球金融稳定会造成重大冲击。但他估计,北京对这些呼吁不会太理踩。-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