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26 | 來源: 愛范兒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房屋估價 | 字體: 小 中 大
Ai-Da 在英國議會上議院發言(圖源:artnet)
這意味著 Ai-Da 已經意識到了自身的「非生命」屬性(也許是出廠設定),但她依然為自己創作藝術的權利辯護。
她聲稱,根據瑪格麗特·博登 (Margaret Boden) 教授的定義,她的藝術是創造性的,因為它是「獨特的、出乎意料的,並且具有某種文化價值」。
而美國專利局今年早些時候裁定,人工智能在法律上不能被視為發明者,人工智能是否可以被視為藝術家,還有待商榷。政策的曖昧,也為爭議的持續提供了空間。
除了定義方面的模糊和藝術倫理上的隱憂,更多的藝術工作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其實是「版權」。他們擔心自己的原創藝術作品成為 AI 藝術家的訓練數據,並且會因此貶值。
圖源:TechCrunch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盡管多家提供生成式 AI 服務的公司承諾只在許可內容上訓練模型,還可以為 AI 輸出的內容添加水印或憑證,關於版權的糾紛仍然不在少數。
例如,「紐約時報」就曾指責人工智能搜索引擎「Perplexity」未經許可使用其新聞「不公正地盈利」,並且違反了版權法。OpenAI 公司開發的 ChatGPT 也卷入過類似的糾紛。
AI 搜索引擎「Perplexity」(圖源:TechCrunch)
針對這壹現狀,企鵝蘭登書屋 (Penguin Random House) 正在其書籍的版權頁面上添加 AI 警告,禁止以任何方式使用或復制其書的任何部分以訓練人工智能技術或系統,旨在「大力扞衛屬於我們的作者和藝術家的知識產權」。
據報道,近日有超過 15000 名視覺藝術家、作家、音樂家和其他創意人士簽署了壹封公開信,反對使用創意作品來訓練 AI 模型。信的內容如下:
未經許可使用創意作品來訓練生成式人工智能,對這些作品背後人們的生計構成了重大的、不公正的威脅,絕不能被允許。
無論如何,「AI God」的拍賣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傳統藝術與數字藝術的思考,由此也引出壹個更重要的議題:人類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與這些已經以不可抵擋之勢融入生活、頻頻跨界並且挑戰邊界的前沿技術和前衛藝術共存?
不過,圖靈在自己影響下誕生的 Ai-Da 的筆下完成了「輪回」和「重生」,這事兒還真的挺前衛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