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29 | 来源: 基本常识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特朗普 | 字体: 小 中 大
距离2024美国总统大选只剩一周,中美学者对北京心目中偏好的人选意见分歧,但趋近一致的观点是,无论最终谁当选,北京都不太可能迎来一个对中国友好的美国政权。
在经历了一个极度分裂的竞选季节后,美国将在11月5日迎来总统大选。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对华竞争方面立场大致相同,预料都将持续对中国施加经济和战略压力。
“这场选举基本上不会改变美国目前对华战略竞争的态势。”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系主任刁大明告诉DW:“如果没有改变的话,对中国来说,也不代表任何一方(胜选)会有明显的好处。”
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其任内,率先发起了对中国的贸易战;当前的拜登政府则延续了对北京的强硬立场,出台多项对中国的出口限制,以削弱北京获取关键技术的能力。外界认为民主党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将大致与拜登保持一致策略,仅会有细微差别。
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可能更偏好特朗普的孤立主义;亦有分析判断,北京更乐见一个没有拜登“那么鹰派”的卡玛拉·哈里斯入主白宫,将中美关系“重新拉回某种轨道”。
中国怎么看特朗普可能回归?
在竞选过程中,特朗普和卡玛拉·哈里斯都把对华政策的焦点放在贸易战,以及北京在台湾海峡、南海等日益增强的战略野心上。
在近期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特朗普表示,如果中国“进入台湾”,他将对中国商品征收150%至200%的关税。
他声称如果再次当选总统,中国将会三思而后行,因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尊重我”,“我跟他的关系非常稳固。我不需要(使用武力),因为他尊重我,他知道我很…疯狂。”
在经济方面,特朗普提出了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至20%的全面关税,以及对中国商品征收60%或更高的关税的计划。他声称这些措施将促进美国制造业。
“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并真的这么做的话,当然中方也会有相应的回应。”刁大明说:“这不是一个务实的举动,如果他真的要推进加征关税,那其实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国大众的生活成本一定会持续成长。”
在特朗普2017年至2021年的前任期内,他对中国商品征收了一波又一波的关税。中国也祭出反制措施,对美国农产品如大豆等征收关税。
“对中国来说,是特朗普开启了对华战略竞争,而拜登这4年其实是具体落实了对华战略竞争。”刁大明告诉DW:“如果特朗普回归的话,拜登的议程也会延续,再加上一些特朗普的偏好和节奏,这将是非常复杂的状况。”
然而刁大明认为,若卡玛拉·哈里斯当选,中国可能更难预测她在任内可能采取的行动。
“对于特朗普的风格,外界都比较相对是清楚的。至少他做过四年总统,外界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会推动怎样的内外政策;对于卡玛拉·哈里斯,其作为副总统很多时候是执行拜登的政策,所以她在外交事务上会有什么风格、有什么议程,全世界都并不清楚。”他说。
卡玛拉·哈里斯比拜登更不鹰派?
自从拜登退出竞选后,卡玛拉·哈里斯在7月开始了她的总统竞选活动,她对中国表态相对有限,其中包括承诺确保“美国、而不是中国,赢得21世纪的竞争”。她预计将维持拜登政府的政策,包括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并阻止中国获取关键的半导体技术。
9月,拜登最终底定对特定中国制造的产品提高了关税,其中电动车的关税率上升到100%。欧盟也采取类似的关税措施,引起了北京的谴责。
但与此同时,拜登也寻求与中国进行更畅通的沟通管道,包括在2023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APEC峰会场边,与习近平实体会面。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学者、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的非常驻研究员拉鲁斯(Elizabeth Freund Larus)认为,“中国领导人更可能会偏好卡玛拉·哈里斯,因为她会用除了特朗普以外的前任美国总统们的方式,去与中国打交道”。
“当拜登是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选择时,他对中国更强硬,几乎看起来像是川普和拜登在比较、证明谁更强硬。”拉鲁斯告诉DW:“在卡玛拉·哈里斯身上看不到这一点。她的政策议程更多地集中在国内议题。”
在台湾议题上,相较曾多次表态美国军队将保卫台湾的拜登,卡玛拉·哈里斯也被认为在军援台湾的议题上较为低调。-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