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29 | 来源: 科工力量/队长手记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神州十号 | 字体: 小 中 大
参考NASA扶持SpaceX模式培育我国商业航天有生力量发布会透露:为进一步降低中国空间站上行货物运输成本,增强上行货物运输灵活性,探索发展商业航天模式,去年我们(载人航天办公室)发布了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体方案征集公告,并从10家方案中优选出4家进入方案详细设计阶段。
经过第二轮择优,最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的轻舟货运飞船方案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飞”)的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方案胜出,获得工程飞行验证阶段合同。
“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体方案征集”,被外界视为我国对标20年前有NASA扶持初创期SpaceX“神来之笔”美誉的COTS项目的举措。
COTS全名Commercial Orbital Transportation Services(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是NASA于2005年前后发起、旨在航天飞机退役后保持美国往来国际空间站运输能力的项目。与以往分发给波音、洛马等行业巨头的旱涝保收式成本加成合同不同,COTS采用了固定金额合同:
1、入围者有机会获得丰厚但不铺张的拨款;
2、资金按双方约定的几十个节点,完成一个发放一笔;
3、研究成果归入围者所有,且可用于其它盈利,但入围者须按约定为NASA提供若干次服务(演示);
4、NASA后续可追加采购。
可见,COTS在企业激励、进度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达到了较好平衡。正是靠着NASA这笔扶持,当时连入轨都没实现的SpaceX在短短几年后即高效开发出了如今大红大紫的猎鹰9号火箭和龙飞船。
SpaceX龙飞船
事实上,COTS的入围者不只SpaceX一家,另一家完成项目的企业轨道科学也研制出了安塔瑞斯火箭-天鹅座飞船组合,并同样以较低成本和较高效率承接国际空间站运输任务,只是相对于SpaceX的“极大成功”,轨道科学的“比较成功”显得默默无闻。
一次成俩,说明了新制度的优越性,也使得我国今天公布的入围名单广受关注。
根据项目规划,中科院和成飞负责牵头提出各自总体方案,而具体工程实践将会以开放的多方协作方式完成。例如,负责运载飞船和航天飞机的火箭,就有望出自新兴的民营航天企业之手。目前,已经有中科宇航和星际荣耀两家火箭公司透露在参与空间站低成本运输任项目,甚至中科宇航已经宣布在研力箭二号火箭2025年首飞即实施飞船验证任务。另据了解,入围的飞船和航天飞机均可与多型火箭匹配。后续有无新的发射合同披露,让我们拭目以待。-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