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31 | 来源: 潘幸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我有一个来访者A男,是从小被母亲绞杀长大的儿子,娶了老婆,但因为母亲的入侵,他会担心母亲因为自己娶了老婆不开心,于是,如果与母亲在一个家里住,他不敢与老婆发生关系,因为与妻子过分亲近就是对母亲的背叛,会进入精神阳痿状态,才能达成与母亲的共生。
我有一个来访者B女,38岁的儿子从未走出家门,更别提工作。她学遍心理学,想找到让儿子走出家门的方法。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老妈太优秀,却又太控制,儿子唯一的抗衡方法就是,我让你一生有个在众人面前极其失败的儿子。他通过葬送自己,来反抗绞杀。而他对母亲的依赖就是,依赖她的金钱,依赖她叮嘱他吃药。我跟B女说,当你放掉让儿子走出家门、娶妻生子的想法,才是你儿子真正新生的开始。你去游览大好河山,你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B女说,是的,我不管我儿子。接着她说:“我怎么能不管我儿子呢?我不管他,他就不吃药,不吃药就生病。我想用有限的几年,多陪陪我儿子,用心理学帮助我儿子走出家门。要不然我走了,他怎么办?他该怎么生活?”
其实心理学真正要帮助的,是母亲放下共生绞杀的执念,放儿子一条生路。
三、好的家庭关系,需要爱的序位
“爱的序位”由德国心理治疗大师海灵格提出。他认为,人类的家族就如同天上的星系,有运作的规则与次序。当家族每一份子都遵循这些法则,家庭成员就能够和谐相处。当家族有人违反法则,家族就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处在幼苗期的树,会集中成长。
但两棵成年的树过于靠近,它们的根就会相互纠缠,互相阻碍对方的生长。
两个人站在一起时,最好的姿态不是互相依赖,也不是互相束缚,而是各自成树,各自独立。
当我们从远处眺望森林时,会觉得树木是密密麻麻地生长在一起的。然而,走近一看,会发现树木与树木之间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保持距离,每个树木都能得到阳光,也才有空间向旁边伸展,这样才能长出更多的树枝和树叶,变得更加强壮。
正如舒婷的《致橡树》所说:“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处在共生绞杀的关系中,要想脱困,要学会正确找到自己的诉求,并进行合理的表述。其次,不强求别人与自己诉求一致,放下改造他人的执念。再次,学会自己满足自己的方法论。
让妈妈成为妈妈,让孩子成为孩子。让成年后的孩子承担他自己照顾自己的责任。丈夫承担丈夫的责任。妻子承担妻子的责任。家庭的序位正确,爱才可以正向流动。
当然,共生绞杀是一种十分难解的关系模式,要想修复这类的婚姻,除了在于我们自身能具备一定程度情感自足的能力,对伴侣的情感从“功能性的需要”升级成“相互提供情感支持”,也需要我们补足内在的匮乏感,扭正自己对感情的认知。-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