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03 | 来源: 日新说Copernicium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大选 | 字体: 小 中 大
阿K:美国年轻人的政治倾向会随着毕业进入社会而发生变化吗?现实和理想哪个更能影响他们的政治立场?
Amber:关于这一点,我觉得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政策来看。
我身边的一些同学是first generation(第一代移民)。但我高中的很多同学家庭条件很好,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并且生活优渥。他们从小就会在选举前让孩子了解投票页面上的政策描述,而后投票,导致我身边很多人都会去仔细阅读这些政策。
如果说毕业前比较理想主义,毕业后变得保守一些,我觉得这主要与经济有关,而不是因为他们突然改变了立场。比如,我不可能在毕业前非常支持LGBTQ权利,但毕业后就彻底抛弃这个立场,但学生可能考虑经济问题较少,而就业时此因素会影响立场更多一点,这可能导致政治立场的分歧。
但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最终还是要看具体问题,不论是左派还是右派,关键是在哪些方面倾向于左或右,并据此做出理性投票选择。所以谈到政治倾向是否会变化,这真的要看具体政策。
阿K: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各种文化在这里产生冲击,无论是美国人还是留学生,都面临思想上的碰撞。在当前的环境中,自由、民主的主流价值观对年轻人还有说服力吗?这种叙事是否会让年轻选民对政治制度产生信任危机或厌倦?
Amber:首先我不认为自由民主是一种叙事,它是基本人权,不能被简单地称作一种叙事。我个人很支持多元化,比如,即使平权法案在申请大学时对我不利,我依然支持它。我不认为宣传多样性或自由民主是政治正确,也不认为宣传多样性和自由民主仅仅是出于政治正确。它应该是基本人权的一部分。我无法想出任何一个合理的理由可以用来歧视不同种族,同性恋者,等其他少数群体。我的这种观点也多多少少影响了我的交友圈。
其次,价值观的冲突确实存在。我身边的很多人,特别是在大学里,是我见过的最左倾的人之一。但我高中时也有见到一些种族主义者。
以最近的巴以战争举例,尽管我个人没有在这件事上做很强的行动,我们学校的游行规模却很大,上了很多次Fox News(福克斯新闻)。我确实感觉到,至少在我们学校的年轻人中,很多人倾向于挑战权威,但这个权威并不一定是所谓的“自由民主叙事”,它可以是任何一种权威,我觉得他们更多是在利用或善用自己的自主权,去挑战从小接受的价值观,或是在追求自我发掘和创新的过程中发出声音。
阿K:相比经历过冷战的一代,美国年轻人对其他国家的态度是否更包容?很多人认为中国的00后比80、90后的政治立场更加激进,那么美国年轻人能否察觉到自己与下一代美国人的代际差异?他们如何看待全球范围内的民族主义复苏、逆全球化潮流,以及川普思想在全球的扩散?-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