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04 | 来源: 知识分子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以下是《科学》预测的两位总统候选者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立场差异:
研究经费(Research Budgets)
贺锦丽:支持加强基础研究、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支出和加速医学研究。但预算不变将迫使她做出一些艰难的选择。
川普:他推动缩小联邦政府规模,这可能意味着科研预算提案的缩减。然而,为了在与中国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可能从中受益。
点评:有趣的是,总统的预算优先事项虽然会影响科学研究经费的分配,但最终决策权在国会。尽管川普在任期内多次试图大幅削减主要联邦研究机构的预算,国会反而增加了这些资金;而拜登提出的大规模科学预算请求则屡次被削减。所以说,总统的优先事项仍可能在未来的政策或不需国会批准的措施中有所体现(例如拜登的ARPA-H计划或可再生能源投资),如果是川普当选,他可能会优先增加国防预算。
Part.02 繁琐的规章制度(Brudensome rules)
川普:减少政府的繁文缛节将是首要任务。但共和党对高等教育的攻击日益加剧,可能会转化为针对大学和科学家的新的惩罚性政策。
贺锦丽:拜登政府花了四年时间尝试落实川普的一项行政命令,以减少对科学家的繁琐监管。而她的挑战在于将这一目标付诸实现。
点评:美国学术界一直抱怨联邦资助研究的行政手续太繁琐,会耗费大量时间。受访的科学家们希望政府能减轻这方面的繁文缛节。两党都可能在这方面作出努力,但是民主党会把这视作提升研究效率的手段,而共和党则可能将其看作减少政府干预的手段。然而,简化规章制度并不容易,比如之前名为“研究政策委员会”的机构在新政府与国会的斗争中沦为牺牲品,后来的跨部门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n the Research Environment)也进展缓慢。受访科学家们还担心,如果川普再任总统,可能会因对高校的不满而施加更多限制,影响校园的政治和文化活动。
Part.03 科学家们的绿卡(Green cards for scientists)
贺锦丽:监于美国对外国人才的依赖,她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在保持人才流入的同时,不显得在保护国家边界方面软弱。
川普:科学家们担心他会重施之前限制移民的政策——但也希望他可能愿意以与中国竞争的名义达成某种妥协。
点评:研究者指出当下的美国对高技能移民存在需求迫切,希望下任总统推动相关政策。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NASEM)最近的一份报告强调了这种需求,估计美国大学需要花费一代人的时间,才能培养出足够的本土STEM毕业生以满足需求。两党都重视移民问题,而立场差异明显。川普专注于边境安全,主张严打非法入境,而民主党则支持建立合法移民途径,并帮助所谓“追梦人”留美。今年六月,川普曾出人意料地表示,获得学士学位的外国学生应当获得绿卡,但仅在数小时后,其竞选团队迅速澄清,称应设置“严格的筛选流程”,只允许“最有技能的毕业生”获得绿卡。许多高技能移民的支持者也承认,在当前的政治气候、剑拔弩张的国际环境下,放宽对人才的身份限制概率很小。
Part.04 总统的科学顾问(The president's scientist)
川普:他的前任科学顾问通过低调行事,在不疏远科研界的情况下推进了总统的议程。这种情况会再次发生吗?
贺锦丽:民主党总统一向会加强白宫科学办公室的力量。但要成为一名成功的科学顾问,还需要贺锦丽承诺采纳他们的建议。
点评:通常来说,总统的科学顾问人选通常反映了其对科学的态度,但近年来的人事选择似乎并不符合这一规律。例如,拜登的首任科学顾问兰德因职场问题辞职,随后拜登拆分了该职务,由社会学家尼尔森管理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而由前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主任科林斯担任科学顾问。最终,应用物理学家普拉巴卡接手合并后的职务。川普政府尽管被视为“反科学”,但任命了有研究声誉的气象学家开尔文·德罗格梅尔(虽然延迟了18个月才做出提名)。就像总统当选着难以预测一样,总统的科学顾问在今天也难以预测。在当前的政策讨论中,科学与社会的关系、AI的影响力等话题很可能影响下一任科学顾问的人选。
Part.05 对华强硬立场(Staying tough on China)
贺锦丽:科学家们希望她能在日益紧张的对华关系中找到一个中间立场,从而使科学交流能够得以继续。-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