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4-11-09 | News by: 南风窗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在惊恐中,王昊度过了大一下学期,这期间他仍接受了几次学校的心理咨询,但此前的经历让他不再敢对咨询师袒露过多的事情,咨询也一直停留于表面。大二,王昊的心理状况越来越差,他决定休学。
休学之后,王昊系统学习了心理学知识,靠自己从恐惧中逐渐走了出来,如今谈起过去的心理咨询,他认为:“学校心理咨询对我来说最大的帮助,是让我学会不要过度的自我袒露。”
02
夹在中间的专职心理咨询师
王昊与木木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心理咨询的保密性与学校的监管职责之间的矛盾,让学校和学生站在了对立面,心理咨询师往往被视为学校的“同伙”,成为箭靶。
但实际上,高校心理咨询师也困于工作要求与职业伦理的两难之中。
今年是七七在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任职的第5年,她明显感觉咨询量在变大,“2019年我刚入职的时候,有些班次都是空着的,没有同学来做咨询。”七七说,“但大概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所有专职老师的排班都高达五个,一周会有15个来访。”
在咨询之外,在七七所在的心理中心,每位专职老师都需要上2节心理健康的公共必修课,同时负责中心不同的工作,如宣传、管理、团体咨询等,“我们学校比较重视心理工作,所以就会开展很多方面,但工作开展的越多,我们就越忙,这会影响我们对咨询的投入。”七七说。
七七提到,正是因为心理中心工作的多样性,高校对专职老师的工作要求比较复杂,除了咨询专业出身的老师,中心也会考虑行政工作能力更强但专业性稍弱的老师,这些老师的行政能力让中心顺利运转,但咨询方面的专业度不足,这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伦理的理解与遵守。
《年少日记》剧照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明确规定“在专业服务开始时,心理师有责任向寻求专业服务者说明工作的保密原则及其应用的限度、保密例外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保密原则的例外情况包括心理咨询师发现寻求专业服务者有伤害自身或他人的严重危险;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等受到性侵犯或虐待;法律规定需要披露的其他情况等。遇到以上情况,不管是校内还是社会的心理咨询师,都有责任向寻求专业服务者的合法监护人、可确认的潜在受害者或相关部门预警。
“但这个伦理并不是强制的,而是建议性的。”七七说,各个高校的保密例外情况并不相同,有些学校的例外范围会比规定上宽泛许多,咨询师由学校管理,也只能听从学校的要求。
对七七来说,保密突破就像截肢,“如果不截肢的话,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即使在某些情况下,保密突破会给来访者带来情感上的伤害,但是出于对他、或者是他人生命安全的考虑,即便破坏关系,还是咨询师也要做保密突破。
她特别强调了“最小披露原则”,保密突破并不是将来访者的所有隐私都告知他人,也不是广泛的告诉与这件事情毫无相关的人,而是只告诉那些在关键时刻有必要知道,而且能够给来访者提供支持的人。
七七所在的高校要求咨询师在保密突破前告知来访者,共同商讨披露的对象与方式,将伤害降到最低。但她也听说过许多院校,保密突破的范围非常宽泛,学生的隐私很难得到保障。-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