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11 | 来源: 德国之声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APEC | 字体: 小 中 大
【「拜习会」最终场传APEC峰会期间登场】
#拜登 与 #习近平 本周都将出访南美洲;根据彭博社消息,两人将在秘鲁的APEC峰会期间,举行最后一场 #拜习会。
《南华早报》引述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者朱志群观点,认为这次拜习会可能成为向美国下任总统 #特朗普… pic.twitter.com/DQYih8xseQ—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November 11, 2024
白宫明年即将易主,在拜登政府执政尾声,有消息指拜登卸任前将与习近平将在南美洲最后一次会晤。部分观察认为这次“拜习会”不会有实质成果,但也有专家主张,这是间接向下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表达“不要破坏中美关系”。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都将前往南美洲,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国际会议;据彭博社消息,拜登和习近平会在秘鲁首都利马会晤,但具体日期与细节还未底定。若是成真,这会是两人自去年11月APEC旧金山峰会以来,第一次举行双边会谈。
白宫上周已公布消息,拜登将于11月14日至16日造访秘鲁,期间预计出席APEC领袖峰会;17日至19日则出访巴西,参加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中国外交部亦宣布,13日至21日,习近平将先后访问秘鲁和巴西,参加这两场峰会。中美双方皆尚未证实拜习会是否举行。
日本读卖新闻旗下的英语媒体The Japan News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称中美两国早已在协调,且中方已同意举行这场峰会;不过,随着拜登即将卸任,这次拜习会被认为只是仪式性质。
彭博社指出,美国官员淡化了此峰会的重要性,对其成果期望不高,主要只把它视为两位领袖相互联系、了解近况的机会。
今年8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曾于北京会面,被视为替拜习会铺路。当时沙利文说,拜登已向习近平清楚表明,美方致力于“负责任地控管”美中关系;王毅则表示要“落实好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
去年11月,中美在旧金山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军事交流,并且要共同打击芬太尼,此外也建立了商务等领域的工作小组。在台湾议题方面,双方则仍有分歧。
路透社上个月曾引述2名美国知情人士报道,指习近平在旧金山“拜习会”上,曾要求拜登改变美方在声明中提及台独立场时的用词。
一名不具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中国希望美国在声明中说“我们反对(oppose )台独”,而不是美方一贯使用的“不支持(does not support)台独”,但被美方拒绝。
中美关系自去年初的气球事件之后跌落谷底;双方军事往来则是在2022年时任美国众院议长佩洛西造访台湾之后,遭中国单方面切断。过去一年来,两国关系逐渐回稳,各自皆曾派高层官员出访对方国家,军事对话管道也逐步恢复。
特朗普回归的影响
明年1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将重返白宫。在他第一次任期内,美国与中国展开了贸易战;2024年大选的竞选期间,特朗普也多次表态希望大幅提高对中国的关税。
《南华早报》指出,部分观察家对这次拜习会期望甚高,盼能在白宫易主之前,稳定中美关系并控管风险;然而,这样的峰会能否带来持久的影响,也受到怀疑。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者朱志群认为,拜登和习近平将尽力于维持稳定,避免在美国政权过渡期间发生任何意外事件;虽然这时候已经是拜登政府执政的尾声,但这场拜习会仍然相当重要。
“拜登是跛脚鸭(总统),所以这次会议不会有惊喜或推出实质内容。不过,这还是很重要的,展现两国会继续保持沟通管道开放,也显示不管美国新总统来自哪个政党,中国都会跟美国政府合作。”
朱志群还表示,拜习会可能成为“向特朗普发出的一个间接信号”,希望特朗普不要破坏中美关系这个“最有影响力、也最复杂的关系”。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夏添恩(Tim Summers)的看法稍有不同。在他看来,因为美国即将进行政权过度,这次拜习会不太可能有任何实质意义,反而只是用来“展示拜登在外交政策上留下的遗产”。
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中国分析中心研究员牛犇(Neil Thomas)则说:“习近平会见拜登最好的理由,是对美中关系释出善意的信号,但不太可能影响特朗普政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者马奥尼(Josef Gregory Mahoney)更认为,拜习会恐怕会“激怒特朗普”。-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