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4-11-12 | News by: 海隅苍生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单从已知案例看,今年这类案件确实多一些,尤其和去年相比,两年间信息披露水平应该差别不大。经济低迷持续时间较长后,确实可能导致一小部分国民生活信心消磨殆尽,虽然这更多只是主观感受,往往受个人生计、情感能因素影响。
在今年已知案件中,北方集中在环渤海的山东辽宁吉林北京,中原和西北没有发生;南方占大部分,大多数是在天热时节发生,湖南广西上海较多。凶手在50到59岁之间比例很高,也就是65后和70后75前。
这代人成人在1980年代后半期到1990年代初,青年时代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正是中国刚刚进入市场经济、到处野蛮生长、秩序缺失、价值观混乱的年代,打打杀杀在当年乡镇、城中村、没落工业城市都相当常见,为了经济利益动手动刀一度流行,当年的年轻人很多耳濡目染。
2022年以来中年人聚集的大多数传统行业都较为萧条,中年失业和小企业倒闭现象突显,产业进步更让很多原来一二十年里靠做生意小康甚至致富的人现在突然没有了继续生意的能力。太多这代男性承受这种巨大的失落感,就难免有几个人走向极端失智。
而且五十岁到六十岁也是男性身体机能断崖式衰退的年龄段,疾病的困扰越来越普遍,劳动能力减弱,感情出问题或者长期单身孤独的人都容易悲观绝望。从个别案例透露的情况看,这些男性凶手确实不少是离异或未婚单身。
这类危害巨大、伤害无辜的案件,犯罪凶手大都是缺乏基本人性,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精神有疾病,或可恨或可怜,更多的兼而有之。从个体上,我们尽管谴责,但是从社会宏观上,这些人个人的悲剧往往或多或少也有过去时代的一些责任。
既然我们的国家是从贫穷落后经历混乱发展至今,就难免有数量可观的有心理创伤乃至人格病态的国民,有相当一批潜在的反社会罪犯,需要社会尽可能让他们扬长避短,与社会和谐相处,而非自认为走投无路铤而走险,危及无辜。减少和避免无差别杀人案尤其是以汽车为工具的此类悲剧,还需要全社会集思广益,通过推出一些有效政策防微杜渐。-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