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16 | 來源: 朝鮮日報 | 有5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人民幣 | 字體: 小 中 大
13日,在日本東京舉行的“英偉達人工智能(AI)日本峰會”上,兩位AI巨頭面對面而坐。這兩位便是英偉達首席執行官(CEO)黃仁勳與軟件銀行集團會長孫正義(日本名Masayoshi Son)。
黃仁勳拋出壹句話。“孫正義會長曾是英偉達的股東。想象壹下。如果(軟銀)是我們的最大股東…”孫正義隨即雙手抓住黃仁勳的肩膀,把頭埋在他的肩頭佯裝哭泣。黃仁勳笑著安撫他:“沒關系的。”
這背後的故事是這樣的。2017年,孫正義出資約7億美元(約合9800億韓元)購買了英偉達 4.9%的股份,成為第肆大股東。2019年2月,以36億3000萬美元(約合5萬9600億韓元)拋售了全部股權,獲利近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05億元),在當時被評價為壹筆不錯的投資。但如果壹直持有,現在的股票價值約為246萬8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萬2693億元)。這個金額,孫正義假哭也不為過。
這件事也從側面證明了,即使是有“創新傳道士”之稱的孫正義也難以預測日新月異的科技產業的未來。
實際上,孫正義投資的AI初創企業壹直被泡沫論籠罩,他運營的願景基金也遭受了大規模的損失。受其影響,軟銀從2021年到2023年壹直在虧損。相反,英偉達搭上ChatGPT的熱潮,成為AI領域第壹大獲益企業,現在更是成為了全球市值第壹的企業。
當天,孫正義向黃仁勳表示:“將用AI重置日本。”他還表示,將買更多的英偉達芯片。對此,黃仁勳回應道:“這是日本恢復被美國、中國奪走的技術主導權的機會。”AI行業成為了像孫正義這樣首屈壹指的企業家也無法估量的“預測不可”的領域。如今韓國代表企業的選擇將化作何種決定留在今後的AI史上,令人好奇。-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