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17 | 來源: 正觀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休閒寶地,消食寶地,你值得擁有
大快朵頤之後,也別忘記消消食,給自己的眼睛謀壹點“福利”。從東華門街往東走,街北是大名鼎鼎的潘家酒樓,每當夜幕降臨,酒樓附近就支起了各式各樣的雜貨攤。頭面、冠梳、領抹等服飾自然不必說,也有賣雜貨和珍寶古玩的,在燈火映照之下絢麗奪目,令人移不開眼睛。不過,在這裡買東西可要留個心眼子,因為在這壹片珠光寶氣之中,可能藏著許多的“何婁”。
影視劇中的路旁雜貨鋪。來源/電視劇《夢華錄》截屏
“何婁”是宋人口語,指的是欺詐之物,也就是贗品。夜市光線昏暗,全靠油燈照明,導致商品的很多細節看不清楚,壹些商人仗著這個便利魚目混珠,以次充好,狠狠地敲上壹筆。等到買主回到家裡,再仔仔細細地檢查商品時,才意識到受了騙。如果此時再趕回夜市,運氣好的能找到商人討個公道,運氣不好的就只能無能狂怒,等天亮後再去官府狠狠地告上壹狀。
國歷君自制表情包。底圖來源/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截屏
沿著街繼續往東走,往南就能看見壹大片瓦子(娛樂兼商業經營的場所):桑家瓦子、中瓦、裡瓦。瓦子裡面是伍拾多個勾欄,將瓦子劃分為壹個個獨立的小空間。走近壹看,有說書的、耍雜技的、表演摔跤的、唱雜劇的、耍傀儡戲的、耍皮影戲的,其中還能看見丁先現、王團子、張柒聖等有名有姓的“大腕兒”,放在北宋,這就是妥妥的“全明星陣容”。當然,觀看的時候壹定要注意安全——可別被火焰燎傷了眉毛!
影視劇中的耍雜技場景。來源/電視劇《夢華錄》截屏
勾欄裡的表演是“車輪戰”,你方唱罷我登場,永遠讓人意猶未盡,對下壹個出場的表演翹首以盼。駐足看壹會兒表演,就會有絡繹不絕的小販走過來推銷。賣藥的、做糖畫兒的、算卦的、賣舊衣服的、賣飲食的、剪紙的、賣字畫的……這才婉拒了壹個,另壹個又湊上來,壹個個都巧舌如簧,直哄得人團團轉,暈暈乎乎地就點了頭,買下許多小玩意兒。-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