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24 | 來源: BBC中文 | 有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在氣候大會中,語言非常重要。談判代表們可能花費幾天時間討論某些事情是“應該”發生還是“將”發生。因此,雅各布斯教授認為,中國回應發達國家的語言是壹個重要的信號。
“他們過去總是以美國為基准來調整壹切,”他表示。當特朗普於2016年上任時,中國選擇對談判保持距離。但根據他的觀察,今年的情況不同。
“這對我來說看起來像是壹種關於領導權的宣言。”
對中國有何益處?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表示,太陽能電池板、電動車(EV)和電池是中國經濟的“新叁重奏”。
“這壹切並不是因為中國受到‘利他主義’的驅動。”雅各布斯教授接著說。
根據李碩的說法,可再生能源經濟學發生變化,解釋了為什麼中國可能會成為更重要的參與者。
“綠色轉型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國主導的——不壹定是政府,而是中國的私營部門和企業。”李碩表示,這些企業在全球范圍內以“非常顯著”的優勢領先。
每拾個太陽能電池板中就有八個來自中國,並且中國控制了大約叁分之贰的風力發電機生產。據估計,中國生產了全球至少肆分之叁的鋰電池,並且占據了全球超過60%的電動車市場。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表示,太陽能電池板、電動車(EV)和電池是中國經濟的“新叁重奏”。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技術上的巨額投資以及它所創造的規模效應,也促使了可再生能源成本逐年下降——但中國目前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找到新的市場來銷售這些技術。
發展中國家將成為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根據聯合國組織的、由經濟學者最近完成的壹份關於能源轉型成本的報告,未來10年,這些國家將占據可再生能源市場的叁分之贰。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的研究,僅今年上半年,巴基斯坦就進口了13吉瓦(GW,百萬千瓦)的太陽能電池板。作為對比,英國目前的太陽能裝機容量為17吉瓦。
將清潔能源技術輸送到新興經濟體,與中國的另壹項政策相契合:中國的“壹帶壹路”倡議,旨在開發新貿易路線,包括公路、鐵路、港口和機場,與世界其他地方連接。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中國已在該項目上投入了超過壹萬億美元。上周,習近平主席在秘魯海岸啟用了新的港口。
正如雅各布斯教授所見,這也開始解釋為什麼美國可能會撤退,中國可能會挺身而出。“中國鼓勵其他國家通過使用中國技術和設備來減排,並將此視為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根據壹些知名觀察家的看法,無論這壹幕如何發展,都有保留希望的理由。曾參與英國談判團隊並曾幫助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運營的卡米拉·博恩(CamillaBorn)認為,未來的談判將由新能源經濟決定,而非會議政治。
“這不再僅僅是關於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想法,”她指出,“這關系到投資、金錢——這是人們的工作,是新技術。對話變得不同了。”
畢竟這是自工業革命以來最大的能源革命。不管哪個超級大國引領,甚至美國未來肆年可能退出游戲,也沒有人會希望錯過如此龐大的市場。-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