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24 | 來源: 大紀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人民幣 | 字體: 小 中 大
“數字人民幣”是中共黨魁習近平上台後著力推動的政治工程,身為這壹項政治工程推手的姚前近日落馬。
分析認為,所謂數字人民幣對內,是想掌控人民的財產使用權,對外則想挑戰美元的霸權,但基本上爛尾,而姚前落馬,更意味著習權力遭到削弱。
分析:數字人民幣基本爛尾
據中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周叁(20日)通報,證監會科技監管司原司長、資訊中心原主任姚前,被指控利用監管權力為特定科技服務商謀取利益,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並移送司法。
這個被稱為中國最懂數字貨幣的姚前,被以反腐的名義抓起來。自媒體頻道“在野說”近日指出,這某種程度也反映了這個項目內部的激烈博弈,表面上說是反腐,可誰知道背後是不是有人,不想讓這個項目繼續做下去。
早在2014年,周小川領導下的中共央行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所”,並組成了數字貨幣研究團隊,姚前時任該研究所所長。央行2017年末牽頭研發“數字人民幣”,2019年底開始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啟動試點測試。之後在多個城市推廣使用“數字紅包”;2022年更多城市成為“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2024年,香港多家銀行開始為香港居民提供“數字人民幣”錢包服務。
但是,澎湃新聞去年9月發文《數字人民幣已推廣肆年,為何用的人很少?》,承認有很多人對數字人民幣使用心存疑慮。
有網絡大V在社交平台X發起的調查顯示,沒看過或從來不用“數字人民幣”的網友高達90%。許多網友聚焦到中國“數字人民幣”這壹政治工程上,紛紛指該工程已成習近平諸多爛尾工程中的壹個。
“在野說”認為,數字人民幣這樣壹個爛尾的APP,現在連宣傳口徑都變了,以前是數字人民幣將改變生活,現在改口說,數字人民幣是對現有支付體系的補充。這不就是承認失敗了?說白了,這又壹個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就像雄安新區、共同富裕、碳中和這些口號壹樣。
旅美資深評論員唐靖遠對大紀元表示,姚前貪腐落馬,基本上就代表數字人民幣爛尾了。而這種爛尾也意味著,中共高層想要暫時放棄這壹種做法,就是為了緩解壹下社會危機、社會矛盾。也為了鼓勵民營企業能夠有更好的發展來拉抬經濟,不想操之過急,以免激起民變。
人民幣數位化 對內想監管人民財產使用權
對於習近平在電子支付領域極力推數字人民幣,唐靖遠對大紀元分析,他有兩個最主要的目的。第壹個是他想要用政府的數字人民幣完全取代支付寶以及微信支付這兩大民營企業,也就是說實現壹統江湖,壹種大幅度的國有化,就是把電子支付領域國有化,就是國進民退。
第贰個目的是,數字人民幣可以把普通百姓私有財產的使用權、支配權剝奪掉。也就是以後,老百姓個人的工資、財產,想要怎麼花,想要怎麼使用,會受到壹個嚴厲的監管。政府的監管部門只需要敲敲鍵盤,它就可以允許你使用,或者以各種各樣的名目不允許你使用。
“事實上,相當於剝奪掉了民眾最基本的壹個對自己私有財產的支配權、使用權。”
唐靖遠認為,這相當於習近平要進壹步加強,對整個社會強而有力的監控。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助研究員王國臣也對大紀元表示,根據中方相關資料報告,數位人民幣未來的管控方式會像word的資料夾,每壹個夾裡面放不同的金額。比如開壹個豬肉夾金額是50元,每天就只能使用50塊錢,你用完就沒有了,所以就仿佛變成壹種糧票配給。你早排隊晚排隊壹天就只能花50塊錢買豬肉。這是第壹個。
第贰個,它會結合所謂的社會信用系統,信用分數低的人,可能每天只能領100塊錢出來生活,信用分數高的人,壹天可能可以領1萬塊錢出來。社會信用失信分數高的人可能就不能搭高鐵。所以如果你是個不聽話的異議人士,你壹天可能只能領10塊錢,甚至讓你連錢都領不出來,完全沒辦法生活。
數字人民幣 對外想挑戰美元霸權
今年10月經濟學人報道,北京試圖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並擺脫美國對金融體系的控制,北京政府在過去拾年壹直試圖用人民幣開展更多外貿業務。
報道提及,富裕國家大多是美國的盟友,很難轉向人民幣,如果完全排除這些國家,那麼全球貿易就只剩下25%,其中肆分之叁發生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之間,這些國家考慮到持有人民幣的風險,而中共將這些資金流轉為人民幣是壹項艱钜的任務。-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