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26 | 來源: Vista看天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把“古”當做壹種詩意的意境去詮釋,而不僅僅是演員帶上長發頭套、穿上古裝衣服。
胡金銓早年拍攝的《俠女》等作品由於威亞技術有限,人物的武打動作細看其實有些滑稽,俠客們的輕功翻騰動作像跳跳虎壹般,壹頓壹頓的。
但畫面中自然的蘆葦野地、自然的光影,賦予了畫面足夠的真實感。
可能有人會覺得拿大師們的例子來降維打擊不公平,普通古裝劇拍出來可能就是圖個樂呵,從壹開始就沒有太強的藝術追求。
那咱們拿拾幾年前同樣的“樂呵”劇來對比,譬如《寶蓮燈》,當年就是在北京和浙江兩地的影視基地拍攝。
有網友探訪打卡《寶蓮燈》在基地內的取景地,以為它就是在基地景區內容易抵達的地方,到現場後卻發現並不是。
這位網友發現,有大路、能開車抵達的常規劇組拍攝地和劇中場景對不上。
飛無人機後發現《寶蓮燈》的取景在景區深處、壹個犄角旮旯的小山坳裡,只能通過狹窄的雜草小路走到。
這解釋了為什麼《寶蓮燈》中的山水外景和其他劇幾乎沒有重復。
觀眾們認不出拍攝地,才更容易讓人對劇情產生距離感、陌生感。
只要想拍,總能拍出來。
內娛古裝劇再這麼流水線生產下去,我懷疑再過幾年就不需要明星了。
直接開辟壹條“橫店特種兵表演旅行線路”,規劃出壹條能兩天打卡以上所有雷同場景的線路。
反正哪個場景壹般會拍什麼劇情網友們都已經背得滾瓜爛熟,大家可以自己拍給自己看,再用AI生成壹下。
想看啥劇情拍啥、要多狗血拍多狗血,沒有內娛中間商賺差價。-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