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1 | 来源: 推特 | 有1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我在 9 月初的时候,提的政策建议里,我都没有用 “解决”,我用的是 “对冲”。9 月 11 日我怕大家对这个事儿理解不深刻,当时演讲的原题目是要注意有效需求问题,赶快出政策对冲,9 月 11 日我把东西又给你写出来,再讲了一遍。
但那时候会发现社会上的整体风气依旧沉浸在 “不许说我们不行,我们挺好的”。到现在为止,现实情况是什么?你觉得资本市场起来这一下,猛冲这一下跟经济好有关系吗?恰恰出现的情况是经济差才来了这么一下,而不是经济好。现在出的所有政策有没有达到目标呢?有一讲一,没有。能不能达到对冲的目标呢?我觉得对冲一点点,解决肯定不可能,因为你如果仔细地了解这次有效需求的复杂性,意思是告诉你这事儿挺难,因为里面掺杂了中短长期的因素。其实在疫情后,我们当时就做出中国国内经济的预期很高但现实很差的根因也来自于有效需求背后的矛盾。
有谁记得前两年我在各个公开演讲中,一直跟你强调国内经济的核心变量是什么吗?我老跟你们讲到人口的问题,老跟你讲到老龄化的问题,几年前跟你们讲到现在为止,通过金融市场、资本市场、银行背后的数据大概都能看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老龄化对于中国、韩国、日本都不是好事儿。
西方经济研究中研究移民政策,中国、韩国、日本研究人口出生,因为这几个国家的历史决定了他不会有大规模移民的。你别动不动就来一句,老龄化了人口出生少了,北欧怎么怎么样,好家伙,你这一刀切出去,你玩过《文明》吗?马上《文明》就要上新了,大家可以 Steam 上下载玩一玩,开局资源要素是不一样的,最后你组成的文明和帝国发展战略也是不同的,别动不动做瞎对比,没用的,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大问题。
这是所有这次有效需求的组合,包括下面我们对的政策建议,不用看了,意义不大。
核心的就用这两张图够了,很简单。
第一,我不会用 CPI 这个数字就是因为里面含了实际上已经跟现在有效需求没太大关系的。用的什么呢?把高清大图放大到 2007 年之后,我们用的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以后的通胀。简单讲,我要关心的是老百姓吃饱饭以后没事儿干的价格,你没事儿干的价格高,就说明你的有需求好,你没事儿干的价格低,就说明你有效需求差,就这么简单。至于吃饭这件事情,非常容易解决,龙江猪脚饭。
说实话,你们点 20 块钱 30 块钱的外卖,成本价格就 4 块钱,4 块钱你都吃的嘎嘎香,可以想想,食品工业发展到现在为止,防腐剂、添加剂一加,成本是很低的。当然了,做不到既要又要还要,既便宜,又好吃,还健康,还得是厨子现割肉现做,你想多了,你要想吃现割肉现做,你掏 50,我去你家做,你就掏 5 块,那就是预制菜。你们要明白,这是解决吃喝拉撒很重要的因素。有的时候,左右两边不可共同都有,健康和便宜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所以健康很贵的。
大家先看放大版的数字,2019 年是整个平台的顶峰期,2019 年后的典型特征是总需求曲线一直在降。10 月份的数字是负的,没有疫情,没有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外需崩塌,从 2002—2024 年,长达 22 年的时间里,在没有任何重大风险的情况下,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有效需求为负。负数啥意思?非常简单,中产阶级节衣缩食,这个宏观数据就告诉你这个答案。
刚才我讲了,底层老百姓是一点点往上反馈的,不会很快地作用到宏观经济数据里,所以你们在疫情后看到的这个数字大平台还没有快速往下掉,但当时的底层(网约车司机、送外卖)其实一点点在痛苦,但那时候去金融机构做路演,他们都没有这种感觉。今年所有金融机构都觉得很痛苦的原因是啥?因为他们被裁员了,他们被降本增效了,他们被要求奖金退回了,板子打到了他们的阶层之后,他们开始感受到了痛苦。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今年经济为什么从 3 月份之后这个数字一路掉下来,答案非常简单,今年的大麻烦是中产阶级陨落。
别说今年了,这两年底层慢慢 “拼多多”,现在应该是中产阶级开始 “拼多多”,今年最好的样本参数调研应该是隔壁的杭州,其实上海也可以做调研,差不多。3 月份降本裁员裁老张,6 月份降本裁员裁老李,我就问你老王怎么办?回家跟媳妇开个香槟庆祝一下,老张、老李被裁了,我没被裁,是这样吗?现实的情况是回家赶紧跟老婆算账,国际学校多少钱,孩子多少钱,面膜多少钱,健身房多少钱,该花的不该花的多少钱,房贷欠了多少钱,一算账列一个数字,假设被裁员怎么办?算完跟老婆说,你的面膜 SPA 中心别去了,李佳琦的直播间拍一个糊脸上差不多。然后你开始节衣缩食收缩,你的收缩是要命的。记住一点,中产阶级的收缩对整个宏观经济是冲击最大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