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2 | 来源: 掸封尘/大纪元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毛泽东 | 字体: 小 中 大
滴水洞别墅由来:老毛“两句话”
毛泽东先后两次授意湖南省委书记为他建别墅。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家乡,在韶山水库游泳后,他对陪同的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过,要在韶山滴水洞“搭个茅棚”,作为退休后居住之所。1960年5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又一次与新任省委书记张平化说起韶山有个滴水洞,在那里修房子很好。
毛泽东第一次跟周小舟说得很低调,说是“搭个茅棚”。试想, 以毛在中国的老大地位,什么样的“茅棚”能容得下他毛泽东呢?怕是得用金丝来编也不一定行吧?
第二次跟张平化说的是“修房子很好”。要知道,以毛泽东的身份地位,用“眉毛一动山河摇”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再者,所谓“作为退休后居住之所”?问题是毛究竟啥时候退休呢?他真的想到过自己会退休吗?事实上,共产党搞的是一党独裁终身制,哪有什么“退休”之说?毛泽东大权独揽至死方休。
于是“搭个茅棚”、“修房子”,被演绎成了一项旷日持久、耗资巨大的国家级绝密工程。
1960年下半年,代号为“203”的滴水洞别墅工程绝密启动,1962年竣工。据资料,整个工程对外严格保密,由解放军工程兵负责施工。因保密措施到位,就连韶山当地人都不知道这码事儿。
滴水洞别墅长啥样
经过两年多施工,滴水洞工程于1962年基本建成。整个工程的主体建筑由三栋楼组成,其中一号楼专属毛泽东。由办公室、卧室、会议室等组成,是毛泽东办公起居的地方,这是一栋带有苏联风格的青砖T字形平房别墅。其两面有封闭的回廊,中西合璧,亦土亦洋,冬暖夏凉,又易保密,供毛泽东学习、工作和生活之用。一号楼为整个工程的核心,和毛泽东位于中南海的住处极为相似。
1970年,为安全起见,又在一号楼后侧修了一条100米长的防空洞。洞中长年储备有一定量的物资和生活用品。防空洞的一侧还修有防震室、指挥室等军事设施。洞口两端更是安装了重达几吨的铅制铁门,这完全能抵御一定当量的原子弹爆炸轰击。
二号楼共有24间,为陪同的中央负责人休息处,与一号楼紧连;三号楼距一、二号楼有百余米,为卫士及其他人员居所。此外,还修通了毛泽东故居至滴水洞的公路。
1970年,滴水洞工程进行了扩建,增加了空调设备。扩建期间,中办主任汪东兴根据毛泽东的生活习惯,专门参与设计了新的卧室和卫生间。
毛泽东深隐滴水洞别墅的“11天”
从1966年6月18日到6月28日,毛泽东在滴水洞隐居了10晚11天。当时毛泽东下车以后,沿着一号楼边走边看,又抬眼看了看郁郁葱葱的群山,对别墅很是满意。
这段时间里,刘少奇也不知道毛的踪迹,只知毛回湖南了,唯一的知情人是周恩来。因为,周恩来每天都会从北京派专机为毛泽东传送文件, 然后再用汽车从长沙把文件送到韶山请毛泽东审阅。
期间,张耀祠率领的8341部队负责毛泽东的内卫工作,外围警卫工作由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高文礼负责。
据张耀祠回忆,毛在“滴水洞”居住期间,不见任何人。每天除了处理文件、看书、看报纸以外,其他时间都是在思考问题。张耀祠知道毛在思考重要事情的时候,是不会出门散步的,所以没有人会轻易打扰他。
即便是身处于这样世外桃源般的度假胜地,毛泽东却终是不能真正地放松身心,欣赏美景。他曾让张耀祠去看看滴水洞附近的青年湖中是否能游泳。青年湖湖水澄澈,是个游泳的好地方。但当时毛泽东被动荡的时局和大跃进这个烂摊子搞得焦头烂额,哪里还有游泳的闲心呢。
在那11天当中,毛泽东唯一一次外出,是乘坐轮椅,在众人的陪同下出门转了转。周围青山依旧、绿水如波,毛泽东却叹了口气,转回了别墅中。那一次外出,只出行了300米。
毛泽东上车前与工作人员们握手道别,用韶山话叮嘱道:“你要把房子管理好啊!我还要回来的!”
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待着的这11天, 新闻界没有作出任何的报道, 后来报纸上刊登的消息, 也专门隐去了具体去的地方。外国情报机关为此也曾想尽各种办法, 却始终未能探测出中国的头号人物此时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