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2 | 來源: 搜狐娛樂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深夜八卦 | 字體: 小 中 大
從戲內到戲外,內娛“讓妝”爭議時有發生。
當紅藝人幾乎無壹幸免,或多或少關聯著要求配角“讓妝”的相關話題。雖然暫時不成氣候,但這種爭議的活躍也容易挑起粉圈罵戰,並加深網友對影視行業的負面印象。
那麼,“讓妝”是真實存在的嗎?
在業內人士眼中,這只是壹種網絡謠言。但如何有效辟謠,他們目前也束手無策。
不存在的“讓妝”
外界議論紛紛的“讓妝”,在業內其實是壹種默認的社交禮儀。
影視劇宣傳活動是主角的主場,配角太過張揚可能會被視為喧賓奪主。而這中間的勾兌,不是藝人對藝人的私下要求,而是片方和劇宣的統壹安排。
藝人宣傳阿宅透露,“A+以上的項目,壹般都會有專人去平衡妝造的事,以防同台時出現撞款式、搶風頭等尷尬,藝人方也很樂意配合。”
比如《永夜星河》發布會別出心裁,讓虞書欣按照角色穿書的設定身著現代服飾,另外叁位主演則重現劇中古裝造型。而很多電影的路演活動上,主創們會統壹穿著印有電影名字或標語的文化衫。
即使中間沒有負責人進行溝通,作為配角的藝人也會自主衡量妝造是否得體,而擔綱主角的藝人確實因咖位在這方面擁有更高的自由度。
時尚品牌PR小林表示,“這都看藝人怎麼處理這些人情世故,以及怎麼經營自己的團隊,他們的性格和認知決定了具體的行動,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很有禮貌的。”
影視劇拍攝時,“讓妝”也不是什麼潛規則。尤其在古偶妝造內卷的當下,全員上桌反而是很多大劇追求的效果。
某個角色成片的妝造不如定妝版本好看,應當要歸咎於劇組的審美和能力問題。阿宅表示,“劇組肯定也不是故意的,只是可能判斷失誤,最終呈現的效果就是差壹些。”
而且她也表示,演員定妝後再調整妝造,在劇組是很常見的情況。
“拍定妝照不需要大幅度的動作,可以怎麼好看怎麼來。但真正去演戲的話,服裝的舒適度也很重要,起碼得保證它不會打擾到演員表演。而是否需要調整,很多時候也是演員自己提出來的。”
不過,各行各業都不排除極個別情況的存在。
阿宅表示,“有的女藝人會介意丫鬟角色好看,要求換人或改妝,男藝人比較在意身高,也可能會要求換人或者給自己加鞋墊。”
小林則表示,“如果是偶像團隊或者同屬壹個經紀人的情況,那麼人氣不同的藝人待遇會不同,團隊內部也可能主動提出讓妝要求,並順勢進行營銷。”
事實上,藝人團隊分毫不讓、主動會爭的東西,都是實際關系到自身利益的。
比如屢禁不止的番位之爭。阿宅提到,“壹旦有越番或降番的事情發生,對藝人之後的戲約、商務等各方面都有影響,等於他的身價或者所處的咖位發生波動了,那團隊肯定是要去爭取番位的。”
阿宅補充,比起“讓妝”,“讓戲”才是普遍現象。
“有的主演會要求刪配角的高光戲份,不過95後這批流量,在這方面的毛病是少壹點的,他們還是比較注重大家能玩到壹起。”
至於妝造方面,藝人更多還是專注自身,想方設法讓自己足夠好看即可。畢竟僅僅是為了妝造就在背後搞小動作存在風險,既容易被網友察覺,從而遭到輿論的討伐,也顯得斤斤計較,影響業內風評。
存在的妝造內卷
雖然“讓妝”不存在,但藝人在妝造營銷上較勁兒是眾所周知的事。
阿宅和小林都已入行拾多年,他們感覺,近年藝人的容貌焦慮似乎更加嚴重了,對應的妝造營銷也越來越內卷。
阿宅提到,“比如出發圖的風靡,就源於大家對妝造營銷的過度在意。這就是壹個很不健康,沒有正向引導的東西,它也在促使外貌、妝造攀比更加嚴重。”
她表示,“藝人團隊出於別人有,我不能沒有的心態,不僅要拍出發圖,還要比誰發得早,這簡直就是在為難打工人,也在為難藝人。很多藝人都不喜歡幹這個事,都是在硬著頭皮完成任務。”
同樣,社交媒體上的九宮格、Vlog、短視頻等營業,也存在越來越卷的趨勢。近年盛行的劇組出妝路透、古風寫真拍攝、拍立得劇組記錄等各種制造話題和穩固粉絲的曝光手段,其實也可視作藝人妝造營銷的壹環。
工作場合,藝人對外貌和妝造的在意也非常突出。
包括拍照時非要什麼角度、服裝非要什麼顏色、妝造非要什麼風格等,在業內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藝人經紀楊楊透露,“影視綜拍攝時,稍微有點知名度的藝人都會自帶化妝師,以保證妝造的最佳效果。我們工作人員也會在現場緊盯監視器,隨時准備給藝人補妝和調整衣服。像綜藝節目的話,片子最後也要先給藝人團隊審核,妝造或狀態有問題可以要求後期修壹下。”
在小林看來,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審美舒適區,靠外貌吃飯的藝人更加在意妝造無可厚非,而且很多粉絲和觀眾也樂意看到賞心悅目的畫面。
“就像杜華和楊天真說過,她們之前是經紀人,現在經常出鏡後,站在藝人的角度會非常能夠感同身受妝造的重要性,滿意的妝造會給她們很強的自信,讓她們在鏡頭前的表現更加自在。”
只是,藝人的這種在意不能無限擴大,反而需要適度控制。
藝人群體普遍存在容貌焦慮,加上近年輿論場制造的“肆大普女”、“古偶丑男”等話題,粉絲和網友對藝人外形也表現出的極度在意,不可能完全不影響藝人的心態。
楊楊表示,“有的藝人調整不好心態,以前是直接整容,現在是瘋狂醫美和節食,其實都不太健康。有的會主動去改變妝造風格,結果收獲的評價是不如原先好看,心態可能也更崩了。”
辟謠無用?
“讓妝”這種網絡謠言的活躍,與外界對影視行業的刻板印象有關。
楊楊表示,“影評人毛尖那句‘影視行業就是全中國最封建的地方’廣為流傳,而演員話語權過大、強捧資源咖、咖位決定壹切等情況也確實存在。”
可以說,本來影視行業的爭議新聞就多,“讓妝”等謠言的傳播更是有損藝人群體的風評,壹來贰去就陷入了惡性循環。
既然“讓妝”是謠言,那麼主動辟謠有用嗎?
楊楊覺得,“想要減少謠言傳播就應該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嘗試公開辟謠或許有些用處。”
但阿宅覺得“讓妝”爭議沒辦法處理,“有的網友永遠不會滿意,很容易說多錯多,大家現在對於類似謠言都是冷處理為主。”
小林也表示,“讓妝在飯圈只是壹種談資,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不至於讓工作團隊嚴陣以待的處理。在藝人的職業生涯裡,這也是微不足道的壹點負面新聞,他們身上有那麼多緋聞,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去澄清。”
事實上,即使主創主動回應,也未必能平息爭議。
之前陳都靈在《長月燼明》預告裡的造型,跟定妝視頻裡存在差別,有網友因此懷疑她是否為其他角色“讓妝”了。盡管該劇造型指導曾明輝出來辟謠,但效果也不甚理想。
或許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確實是壹種解決辦法,但前提是行業要先盡力破除各種刻板印象,這樣才能真正用“辟謠”打敗謠言。
此外,藝人對妝造的過度關注也值得反思。
阿宅表示,“其實主要還是因為藝人對自己的業務能力不夠自信,如果在專業能力上是非常拿得出手的,我想他們在形象方面是可以松弛壹些的。”
比如拍攝時完全願意為角色服務,而不是在形象上包袱過重,始終堅持著讓人出戲的半永久妝容和端著耍帥的姿態。
久而久之,影視行業風評越來越好,“讓妝”之類的謠言也能不攻自破。
“只是,本來外貌優越的他們就習慣在意與外貌有關的壹切,這也是更容易保持住的競爭優勢。想讓藝人好好專攻壹下自己的演技,即使他們樂意吃苦和冒險,也不壹定有那個能力。”
她感慨,這目前還是無解的難題。
(文中受訪者皆為化名)-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